新德里,4月3日 -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常见的肠道细菌可能会干扰用于治疗偏头痛、抑郁症、2型糖尿病和前列腺癌等疾病的广泛使用的药物的效果。
匹兹堡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肠道微生物可以代谢靶向G蛋白偶联受体(GPCRs)的口服药物,从而降低其效力。靶向GPCR的药物包括超过400种FDA批准的用于治疗各种健康状况的药物。
“了解这些药物如何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对于推进个性化医疗至关重要,”匹兹堡药学院助理教授吴启浩说。“这项研究可能导致更好的药物设计和优化,以确保治疗对每个人更有效和更安全。”
药物的有效性因年龄、遗传和饮食等因素而异。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肠道细菌可以通过将药物分解成不同的化学结构来进一步影响药物代谢,从而改变其预期效果。
为了研究这一现象,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由30种常见肠道细菌菌株组成的合成微生物群落。他们测试了127种靶向GPCR的药物,将每一种药物单独引入含有细菌混合物的试管中。结果显示,30种被测试的药物中有30种被肠道细菌代谢,其中12种经历了显著的分解,导致药物浓度降低。
这项发表在《自然化学》上的研究表明,特定的肠道细菌可能通过将这些药物转化为其他化合物来减弱靶向GPCR药物的效果。然而,研究人员警告说,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这种相互作用在现实世界中的影响。他们还建议患者不要在咨询医疗保健提供者之前改变或停止任何药物。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