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收到来自BS博士的信件 许多其他编辑也收到了The Editor Got a Letter From ‘Dr. B.S.’ So Did a Lot of Other Editors. - The New York Times

环球医讯 / AI与医疗健康来源:www.nytimes.com美国 - 英语2025-11-05 03:59:15 - 阅读时长5分钟 - 2072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大量由聊天机器人生成的编辑信件正涌入全球科学和医学期刊,这些信件通常由突然高产的作者提交,旨在通过引用自身论文提升学术影响力。西班牙纳瓦拉大学的卡洛斯·查卡尔博士发现,一名中东国家医生在2025年一年内发表了84封跨领域信件,此类现象在2023年后激增,现已占期刊信件总量的近22%,严重威胁学术出版的严谨性和科学对话的有效性,多位期刊编辑警告这可能导致学术诚信危机,而现有解决方案如停止索引信件或拒登均存在明显缺陷,凸显了AI滥用对科研生态的深层破坏。
科学期刊编辑信件聊天机器人人工智能作弊伊维菌素疟疾控制期刊发表可疑信件应对措施
编辑收到来自BS博士的信件 许多其他编辑也收到了

编辑们正收到来自使用聊天机器人的作者的大量信件,这是最新研究和期刊编辑们的共同发现。

这种行为正在危及科学出版的一个重要环节。编辑们表示,这一环节对于精炼研究发现和开辟新的研究方向至关重要。

这项针对该问题的新研究始于一位热带病专家的异常经历。他决定弄清楚究竟是谁在提交这些信件以及背后发生了什么。

这位科学家是西班牙纳瓦拉大学文化与社会研究所的卡洛斯·查卡尔博士。他表示,自己的调查始于他在全球最负盛名的期刊之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后不久。这篇发表于7月的论文探讨了使用伊维菌素控制蚊媒疟疾感染的方法,并配有一篇赞誉性社论。

48小时后,该期刊收到一封措辞强烈的信件。编辑们考虑发表此信,并按惯例将其发送给查卡尔博士征求意见。

“我们希望提出有力的异议,”信件开篇写道,并称查卡尔博士及其同事未提及2017年发表的一篇开创性论文——该论文显示蚊子会对伊维菌素产生抗药性。

查卡尔博士实际上非常清楚这篇“开创性论文”。他与一位同事正是该论文的作者,而论文内容并未指出蚊子会产生抗药性。

信件接着声称,一项经济模型表明这种疟疾控制方法无效。

这一次,引用的又是查卡尔博士及其同事发表的一篇论文。

“又是我?真的吗?”查卡尔博士心想。那篇论文并未表示该方法无效。

“这一定是人工智能,”查卡尔博士断定。他认为,大型语言模型一定被用来撰写这封信件。在搜索一个文献稀少的专业领域时,该模型错误地引用了查卡尔博士自己的两篇论文。

他将发现告知期刊,最终该信件未被发表。

该期刊总编辑埃里克·鲁宾博士表示,在听到查卡尔博士的经历前,他从未考虑过聊天机器人可能正在撰写信件。

鲁宾博士在采访中指出,作者可能转向人工智能有其原因。

科学期刊中发表的编辑信件会被列入与期刊论文相同的数据库,鲁宾博士表示“它们的分量与论文相当”。

“只需付出极少的工作量,某人就能在简历上添加一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论文,”他说,“作弊的动机很高。”

查卡尔博士不禁疑惑:这位寄信人是谁?

他发现,作者是一位来自中东国家的医生,此前从未在科学期刊上发表过编辑信件,直到2024年。

突然在2025年,此人发表了84封信件,涉及58个不同主题。

“他真是个通才,”查卡尔博士说。

查卡尔博士本想撰写此事。他想用医生的姓名首字母标识其身份,但意识到行不通:其姓名首字母是B.S.。他认为无法写一篇关于“BS博士”的文章,于是在一份报告中将其称为“作者1号”。该报告分析了2022年底人工智能广泛普及后编辑信件激增的现象。

这项研究分析了自2005年以来发表的73万多封期刊编辑信件。研究报告已在线发布,正准备提交同行评审期刊。

“2023年发生了某些变化,”查卡尔博士说。突然出现了一批此前发表信件极少或从未发表的作者,他们开始定期发表信件——查卡尔博士形容为“从零到英雄”。

一位来自东南亚国家的作者在2024年发表了234封信件,截至今年10月31日又发表了243封,而在2023年则一篇未发。

他还发现128位作者此前从未发表过单封信件,但在其作为写信人的第一年,至少有10封信件被发表。

查卡尔博士表示,多达3000位在2023年前从未发表过信件的作者,此后至少发表了3封。

“如果某人突然冒出来,一年内写出3封、5封或10封信件,这会引起怀疑,”查卡尔博士说,“写信需要专业知识——你必须真正紧跟文献进展。”

《头痛》杂志总编辑艾米·盖尔芬德博士开始收到可疑信件。她指出一个线索是:信件往往在论文发表后几天内送达。她说,人类作者通常需要几周时间。

她开始在PubMed(科学出版物数据库)中查询可疑信件作者。一位近期信件的作者本月已在6家期刊上就6个不同主题发表了6封编辑信件。

《成瘾》杂志副主编基思·汉弗莱斯收到一封看似合理的编辑信件。他将其发送给论文作者征求意见。

结果发现,这些位于中国的作者产出极高。六个月内,他们已在心脏病学、急诊医学、内分泌学、胃肠病学、肝病学、免疫学和重症医学等期刊的编辑信件中发表成果。

“他们精通了每一个领域,”汉弗莱斯博士说。

查卡尔博士及其同事发现,可疑信件的数量持续增长。2023年,高产作者(一年内发表3封或以上)所占信件比例为6%。2024年升至12%。研究人员报告称,今年这一比例已接近22%。

查卡尔博士将这种现象比作“奥密克戎侵入期刊”,指代曾迅速占据主导地位的新冠变异株。

鲁宾博士表示,这种情况“并不乐观”。但解决方案并非停止发表信件。

“有时信件包含关键信息,”他说,“好的信件会提出优质问题或指出作者未提及的观点。”

盖尔芬德博士表示,没有这些信件,“你将错过所有价值——新见解、重要批评以及对科学意义的讨论”。

另一种思路是停止索引这些信件,使其不在PubMed中显示。

盖尔芬德博士认为这同样不是好方案。PubMed中来自信件的链接对研究人员很有帮助。

目前,各方尚未就应对措施达成共识。

查卡尔博士表示,尽管他与BS博士信件的经历很有趣,但更大的图景并不乐观。

“这令人恐惧,”他说。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