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影响大脑tau蛋白扩散的路径被绘制Alzheimer’s Risk Genes’ Pathways for Influencing Tau Spread in the Brain Mapped

环球医讯 / 认知障碍来源:www.genengnews.com美国 - 英语2025-07-30 07:02:26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94字
科学家利用脑成像、基因表达数据和数学建模,发现了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如何通过特定路径影响tau蛋白在大脑中的扩散,揭示了大脑对疾病易感性或抵抗力的遗传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tau蛋白风险基因易感性抵抗力脑连接基因功能干预靶点疾病研究健康大脑
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影响大脑tau蛋白扩散的路径被绘制

科学家早已知道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对大脑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差异,并对错误折叠的tau蛋白形成毒性缠结、损害神经元功能的过程有详细理解。通常,内嗅皮层和海马体等脑区较早出现tau缠结,而初级感觉皮层等区域则对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选择性易感性或抵抗力现象,研究人员曾通过基因关联数据或转基因研究寻找相关风险基因。然而,这些研究未能明确遗传风险因素的位置与tau病理之间的联系。如今,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科学家及其合作者利用脑成像、基因表达数据和数学建模,识别出风险基因在AD中赋予易感性或抵抗力的不同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Brain》杂志上,论文标题为“Selective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to Alzheimer’s disease tauopathy as a function of genes and the connectome”。

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称为扩展网络扩散模型(extended network diffusion model,eNDM)的疾病传播模型,对196名处于不同疾病阶段的个体的脑扫描数据进行了分析。UCSF放射学与生物医学成像教授、研究通讯作者Ashish Raj博士表示:“我们把模型比作tau蛋白的Google地图,它利用健康人脑连接数据预测这种蛋白可能扩散的方向。”

研究人员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脑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剩余的“残余tau”信号表明这些区域tau蛋白的积累受到除脑连接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随后,他们利用艾伦人类脑图谱(Allen Human Brain Atlas)的基因表达图谱,评估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对实际tau和残余tau模式的解释程度,从而区分出哪些遗传效应与脑连接相关,哪些独立于脑连接。

根据分析结果,研究团队将风险基因分为四类,依据其对tau扩散的预测能力和作用方式划分:

  1. 网络对齐易感性(SV-NA):这些基因促进tau蛋白沿大脑连接路径扩散。
  2. 网络独立易感性(SV-NI):这些基因通过与连接无关的机制促进tau蛋白积累。
  3. 网络对齐抵抗力(SR-NA):这些基因有助于保护原本tau蛋白易积聚的脑区。
  4. 网络独立抵抗力(SR-NI):这些基因在非典型网络路径中提供保护作用。

UCSF博士后研究员、《Brain》论文第一作者Chaitali Anand博士解释说:“易感性相关的基因主要涉及应激反应、代谢和细胞死亡;而抵抗力相关的基因则参与免疫反应和β-淀粉样蛋白的清除。简而言之,使大脑某些区域更容易或更不容易受到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的基因,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一些控制tau蛋白的传播,另一些则负责内部防御或清理机制。”

Raj教授指出,这些发现“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易感性特征提供了新的见解”,并可能“有助于识别潜在的干预靶点”。他补充道:“这项研究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前进路径:将生物学与脑图谱结合,形成一种更智能的策略,用于理解和最终阻止阿尔茨海默病。”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