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尼卡酯Prednicarbat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0ME0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皮质类固醇局部制剂)
  • 来源与性状
    泼尼卡酯是一种合成的强效肾上腺皮质激素衍生物,化学名为21-乙基碳酸酯-11β,17α-二羟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分子式为C₂₇H₃₆O₈,分子量488.57。其性状通常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具有高度脂溶性,便于局部透皮吸收。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
    原因:作为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泼尼卡酯主要用于皮肤炎症的短期治疗,系统性吸收风险较低,不属于麻醉、精神类或特殊管控药品。
  • 临床价值
    首选药(F)
    原因:作为高效低毒的局部糖皮质激素,泼尼卡酯在抗炎、抗过敏及止痒方面表现优异,且相较于传统强效激素(如氯倍他索),其皮肤萎缩和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发生率更低,故在湿疹、特应性皮炎等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常作为一线选择。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 核心功效

    1. 抗炎作用: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如前列腺素、白三烯)及炎性细胞浸润。
    2. 抗过敏作用:降低免疫细胞活性,减少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
    3. 止痒作用:通过抑制神经末梢敏感性缓解瘙痒。
  • 临床应用

    1. 湿疹(包括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
    2. 银屑病(非斑块型或轻度斑块型)。
    3. 神经性皮炎及脂溢性皮炎。
    4. 日光性皮炎等光敏性皮肤病。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1. 局部反应:灼热感、红斑、干燥脱屑(发生率<5%)。
    2. 长期使用风险: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毛囊炎。
    3. 系统性吸收(罕见):长期大面积使用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
  • 禁忌与风险

    1. 绝对禁忌:对泼尼卡酯或其辅料过敏者;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部位(如疱疹、脓疱疮)。
    2. 相对禁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权衡利弊;儿童需缩短疗程并严格监控。
    3. 注意事项
      • 避免接触眼部和黏膜。
      • 连续使用不超过2-4周,面部及皮肤褶皱部位慎用。
      • 若症状未缓解或加重,需重新评估诊断。

重要提示:具体用药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化制定,使用前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