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尖侧壁Apical-lateral wall of heart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A8ZQ8

核心定义

心脏尖侧壁(Apical-lateral wall of heart)详细定义


一、解剖学描述

1. 准确位置
  • 位置:心脏尖侧壁位于左心室的下部左侧,靠近心脏尖端(心尖)区域。其解剖位置大致在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约1-2厘米处。
  • 重要毗邻
    • 前侧:与左心室前壁相邻。
    • 下方:紧邻心脏尖端(心尖)。
    • 后方:与左心室侧后壁相连。
    • 血管供应:主要由左冠状动脉的回旋支(左回旋支)供血。
2. 归属系统与功能
  • 系统:属于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中的心脏结构。
  • 功能
    • 参与左心室收缩,协助将血液泵入主动脉。
    • 维持心脏的电传导和机械收缩协调性。
    • 在心肌缺血或损伤时,该区域的运动异常可能影响整体心功能。
3. 组织结构
  • 组成
    • 心外膜:外层为浆膜性心包的脏层。
    • 心肌层:由心肌纤维(工作心肌细胞)构成,包含浦肯野纤维(传导系统)。
    • 心内膜:内层为单层扁平上皮细胞,表面光滑以减少血液流动阻力。
  • 血管与神经
    • 血管:由左回旋支及其分支供血,静脉回流至冠状窦。
    • 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调节心率和收缩力。
4. 功能与作用
  • 关键作用
    • 泵血功能:收缩时推动血液进入主动脉,维持全身循环。
    • 电生理功能:浦肯野纤维在此区域传导电信号,确保同步收缩。
    • 结构支持:维持左心室形态,防止扩张或功能障碍。
5. 医学临床关联
  • 相关疾病
    • 心肌梗死:左回旋支阻塞可能导致尖侧壁缺血或梗死,表现为胸痛、心电图ST段抬高。
    • 室壁运动异常:如心肌肥厚、心肌病或心肌炎时,该区域收缩减弱。
    • 心功能不全:尖侧壁损伤可导致射血分数降低,引发心力衰竭。
  •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物。
    • 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恢复血流。
    • 影像评估:通过超声心动图或MRI评估室壁运动,如文献中提到的“心肌增厚率”分析(见《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 康复要点
    • 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
    • 定期监测心功能及冠状动脉状态。
6. 常见误区
  • 混淆解剖区域:尖侧壁易与左心室前壁或侧后壁混淆,需通过解剖标志(如心尖位置)区分。
  • 功能误判:孤立的心尖运动异常可能被误认为整体心衰,需结合影像学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1. e-Anatomy(IMAIOS):《心尖部侧壁解剖定位》
  2.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心肌增厚率在评估冠状动脉功能中的应用
  3. 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學會:MRI在心脏解剖和功能评估中的作用
  4. 动物学名词:心脏解剖结构分类原则

以上信息基于权威医学文献及解剖学标准,确保科学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