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现颜色变化还伴着疼痛时,得警惕牙周组织可能出了问题。牙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会慢慢破坏牙周组织,和口腔里的细菌、身体自身的防御反应,还有日常习惯等因素都有关系。成年人中得牙周炎的不少,具体比例因地区和诊断标准有差异,但整体患病率不低。
牙龈变色、疼痛的原因
牙周炎导致牙龈变色主要是两种情况:一是炎症引发局部色素代谢紊乱,牙龈沟的上皮会沉积黑色素;二是牙周组织退缩后,牙根面暴露出来,原本粉红的牙龈就会变成暗红或黑褐色。疼痛多是急性炎症期组织肿胀压迫神经末梢导致的,典型表现是一阵一阵的跳痛,晚上可能更明显。
牙周炎是怎么一步步发展的
- 细菌膜形成:牙菌斑是牙周炎的“始动因子”,这些细菌在牙龈上下形成致病的生物膜,里面的菌群结构复杂,会营造出有害环境。
- 结石形成:菌斑慢慢钙化变硬变成牙结石,它的表面粗糙,会让更多菌斑堆积,还会机械刺激牙龈,导致牙龈退缩。
- 组织破坏:炎症因子引发的免疫反应会破坏牙周膜、吸收牙槽骨,表现为牙周袋越来越深。
- 急性发作:身体免疫力波动时,可能引发急性牙周脓肿,出现局部肿胀、流脓、剧烈疼痛的情况。
得了牙周炎该怎么治
1. 先做诊断评估
- 牙周探诊:用探针测量牙周袋深度,正常生理深度是1-3毫米,超过说明有问题。
- 影像学检查:拍根尖片或锥形束CT,看看牙槽骨吸收的类型和程度。
- 微生物检测:分析牙龈下的菌群比例,找出像牙龈卟啉单胞菌这样的关键致病菌。
2. 基础治疗是核心
- 龈上洁治(洗牙):用超声设备清除能看到的牙结石,建议每6-12个月做一次维护。
- 龈下刮治:针对4毫米以上的牙周袋,打局部麻药清理牙根面的脏东西。
- 物理治疗:配合激光等辅助手段,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 药物辅助有讲究
- 局部用药: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能抑制菌斑再生。
- 局部缓释:牙周缓释抗菌凝胶能长时间保持局部药物浓度。
- 系统用药:急性感染期要在控制感染的前提下,谨慎使用抗生素。
4. 长期维护不能少
- 医生会制定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案;
- 每3-6个月做一次牙周状况评估;
- 使用牙周专用护理工具(比如牙周刷)。
在家怎么护理牙周
- 有效刷牙:用改良巴氏刷牙法,配合电动牙刷能提高清洁效率。
- 清理牙缝:每天用牙线或牙缝刷清理邻面菌斑,这些地方牙刷刷不到。
- 检查清洁效果:用菌斑显示剂看看有没有没刷干净的地方。
- 注意饮食:少吃精制糖(比如奶茶、蛋糕里的糖),多吃膳食纤维多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
- 改变习惯:抽烟的人一定要戒烟,不然牙周炎会进展得更快。
怎么预防牙周炎
- 建立口腔健康档案,记录每次牙周检查的结果。
- 定期做专业的牙周检查和维护治疗。
- 有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的人,要加强牙周监测。
- 孕妇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因为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加重牙周问题。
临床研究显示,规范的牙周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治疗后短期内可能会有牙齿敏感的暂时反应,建议避免过冷过热的刺激。定期做维护治疗的人,牙齿留存率比不治疗的人高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