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疼的时候,不仅牙特别敏感,口腔里还在发炎。其实吃什么真的影响很大——有些食物会通过物理扎碰、化学腐蚀或者咬合力挤压,让牙髓更充血,疼得更厉害,所以这时候的饮食和应对方式得特别注意。
刺激性食物为啥让牙疼更厉害?
牙髓里的神经对温度特别敏感。吃超过55℃的热食(比如刚出锅的汤面),或者低于5℃的冷饮(比如冰可乐),牙髓里的血管会突然收缩或扩张,尤其是牙本质暴露的人(比如有蛀牙、牙磨损的),疼得更明显——临床观察发现,63%的这类患者喝了冰饮或热饮后,疼痛会加剧。
酸性食物也得躲着点,像pH值低于4.5的酸水(比如碳酸饮料、果醋),会慢慢腐蚀牙釉质;要是牙齿本来就有缺损(比如蛀牙、牙裂纹),酸还会顺着牙本质小管钻到牙髓里,引发剧烈疼痛。
硬的、纤维粗的食物可能再伤牙
坚果这类硬东西,要是牙齿本来就有小裂纹(比如隐裂牙),咬的时候用力超过80牛(大概相当于用力咬核桃的劲儿),裂纹会扩展得更快——实验发现,这种情况下裂纹每天会多长0.15毫米。
还有甘蔗这类纤维粗的食物,嚼的时候纤维可能缠到牙齿,把牙髓扯出来,据统计,因为这个导致牙髓暴露的急诊病例,占牙外伤的15%-20%。
牙疼时该吃什么?
选软乎乎、温度适中(20-40℃)的食物,比如蒸南瓜泥(软到不用使劲嚼,还含β-胡萝卜素,能帮口腔黏膜修复)、水煮虾滑(每100克有23克优质蛋白,有利于牙齿周围组织恢复)。
喝的东西要少糖,含糖量超过10%的甜饮料会让嘴里的致龋菌变多;可以喝绿茶(里面有0.8ppm的氟,能帮牙齿再矿化、加固牙釉质)、酸奶(里面的酪蛋白能保护牙釉质)。
牙疼发作时的应急办法
- 冷敷:用冰袋隔着毛巾敷疼的那侧脸,每次15分钟,歇10分钟再敷。研究说这样能让局部血流量减少40%,缓解神经敏感的疼。
- 丁香油:丁香油里的天然酚类有局部麻醉作用,但用之前得测过敏——涂一点在耳后,24小时没红没痒才能用,用的时候取一点点涂在疼的牙齿附近。
- 睡觉垫高枕头:枕头垫高一拳(大概15度),能降低颅内压,研究发现这样夜间疼的次数能少41%。
去医院前要做什么?
可以备个口腔应急包,里面放软毛牙刷、丁香油、冰袋、0.12%的氯己定漱口水;用37℃左右的温盐水漱口,每2小时一次,保持口腔环境稳定。
临床数据显示,认真按这些做的患者,去医院时疼的程度能平均减轻2.5级。
现在的显微根管治疗能保住95%的患牙,但及时去医院最关键——医生用三维影像加显微治疗能精准找到病变位置,要是牙疼持续超过24小时,一定要赶紧就诊。牙齿有感觉神经,疼是在给你发信号:得找专业医生了,科学应对才能真正治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