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引起的手麻,往往是神经被压迫的典型表现,和颈椎的老化退变关系很大。如果总是出现没有明显压迫(比如手压着胳膊)的手麻,要小心是不是颈椎结构出问题刺激到神经了。
颈椎病致手麻的三大病理机制
- 椎间盘退行性病变
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会自然老化——水分慢慢流失、弹性越来越差,椎骨之间的缝隙也会变窄。严重的话,椎骨边缘还会多长出“骨刺”,这些骨刺可能压到旁边的神经。如果压到颈椎第5节到胸椎第1节(C5-T1)的神经,就会沿着神经走的方向出现放射性疼麻,比如胳膊一阵一阵疼,握东西也没力气。 - 慢性姿势性劳损
长期保持坏姿势,比如一直低头45度以上看手机、电脑,颈椎承受的压力会比正常情况大5倍。这种不正常的压力会让颈椎周围的肌肉一直紧绷,加速椎间盘的磨损,还会让韧带变“松”没弹性。比如长期坐办公室的人,颈椎本来该有的生理弯曲变直的概率,比普通人高3倍。 - 外伤性颈椎损伤
脖子突然扭到、运动受伤,或者车祸里的“挥鞭样”损伤(比如急刹车时脖子像鞭子一样甩出去),可能会让椎骨之间的小关节错位,或者椎间盘突然突出。这些损伤会直接压到椎动脉或者神经,大概23%的人在受伤后3-6个月,会出现晚发的神经压迫症状,比如突然一侧胳膊麻,神经反射也不正常。
规范诊疗路径
出现持续性、没有明显压迫(比如手压着胳膊)的手麻时,建议按以下原则就医:
- 影像学评估
第一次看病时,医生通常会让做颈椎正侧位X线片,看看椎骨之间的缝隙有没有变窄、有没有长骨刺;CT能更精确地看椎管的大小和神经通道有没有变窄;MRI是最清楚的,能看到椎间盘老化、脊髓有没有信号变化,以及神经被压迫的情况。 -
分级治疗方案
- 保守治疗:急性期可以配合颈椎牵引治疗;
- 物理治疗:比如超声波、低频电刺激这些物理方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微创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没用,顽固性的病例可以试试经皮射频消融术;
- 手术治疗:如果出现脊髓压迫或者神经功能越来越差的情况,可能需要手术。
-
预防性康复训练
平时要养成对颈椎好的习惯:- 看手机、电脑时,屏幕要和眼睛平齐,别总低头;
- 每工作1小时,做一下颈椎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比如头轻轻往前后左右顶,肌肉用力但不移动脖子);
- 选高度合适的颈椎枕,保持颈椎的生理弯曲;
- 游泳的话,选蛙泳这种对脖子压力小的方式。
神经压迫警示信号
出现以下症状,说明可能脊髓被压了,得立刻去医院:
- 一侧肢体麻木越来越严重;
- 医生检查时出现病理反射(如Hoffmann征阳性);
- 同时有大小便不好控制的情况;
- 短时间内力气明显变小;
- 脖子和后脑勺持续剧痛,晚上更厉害。
颈椎健康需要长期保护,改善日常姿势、加强颈部肌肉锻炼,能有效预防病情加重。当出现神经压迫的症状时,要及时找专业医生评估,别错过最好的治疗时间。科学了解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对减少残疾风险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