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不是“临时牙”,它要负责孩子吃饭咀嚼、说话发音,还得给未来的恒牙留好萌出位置。2023年《儿童口腔健康管理指南》明确说了,乳牙龋齿得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处理,不是“换牙期蛀牙不用治”那么简单。6岁孩子正处在乳恒牙交替的关键期,及时干预能避免颌骨发育异常、恒牙胚损伤这些并发症。
乳牙龋齿处理原则
- 前牙区龋齿处理
乳前牙一般6-8岁开始替换,要是满足这几个条件,可以考虑先观察:牙齿松动到能水平晃动(Ⅱ度松动)、拍牙片确认牙根吸收超过2/3、没影响旁边恒牙胚的发育。如果不符合这些情况,前牙龋齿就得做树脂充填之类的干预。 - 后牙区龋齿处理
乳磨牙是孩子吃饭的“主力牙”,处理分三层:浅表的龋坏,用含氟树脂做封闭或者微创补一下就行;中度龋坏的话,得用预成冠把牙齿包起来,保护好牙体;如果龋坏已经快到牙神经(深龋近髓),要分步骤做间接盖髓或者活髓保存。要是孩子说牙齿遇冷遇热疼、晚上疼得睡不着,就算牙根没吸收,也得做根管治疗。
家长决策五步法
- 先拍牙片看看
拍小牙片或者锥形束CT,明确龋坏有多深,是浅表的、中度的还是深的。 - 再看看牙齿能用不
检查牙齿松不松、牙龈有没有红肿出血、咬东西正常不,判断会不会影响吃饭。 - 算一算换牙时间
对照乳牙正常脱落时间(前牙6-8岁掉,下后牙10-12岁掉),看这颗牙是不是快换牙了。 - 评估风险
看看旁边的牙有没有龋坏风险,孩子有没有免疫缺陷之类的全身问题。 - 选治疗方案
根据前面的评估结果,选观察、补牙、嵌体或者预成冠修复,必要时找儿童口腔专科医生。
最新技术与护理方案
2023年用到临床的生物活性材料(比如硅酸钙基的充填材料),能释放钙离子帮着牙本质再生。还有无痛局麻、笑气镇静这些舒适治疗方法,大部分孩子都能配合完成治疗。家庭护理要记住“3×3×3”法则:每天三次餐后刷牙,用含氟牙膏(浓度500-1100ppm);每次刷够3分钟,用圆弧刷牙法;每3个月去医院做专业涂氟和窝沟封闭。
还要特别注意减少游离糖的摄入,别频繁夜里喂奶,定期用菌斑显示剂看看刷牙有没有刷干净。
总的来说,乳牙龋齿不是小事,不能等着换牙就不管。家长得早重视,跟着医生的指导做评估、选方案,再做好日常护理,才能保护好孩子的牙齿,为恒牙发育打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