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健康增重,总觉得“多吃点零食就能涨体重”,但其实不少常见零食是“假增重、真负担”——要么热量高但没营养,要么吃多了反而打乱代谢,越吃越难长肌肉。
淀粉类零食:吃的是“脆”,存的是“脂”
薯片、锅巴这类淀粉做的零食,简直是“热量小炸弹”。有研究显示,每100克薯片含547大卡热量,差不多等于3碗米饭的热量。这类零食进了肚子会分解成葡萄糖,要是吃太多超过身体日常消耗的量,没用到的葡萄糖就会被肝脏变成甘油三酯——这可是脂肪的“原料”。更要注意的是,精制淀粉做的零食会让胰岛素突然升高,这种快速波动的胰岛素会让脂肪细胞更“积极”地抓能量,吃多了很容易长肉。
坚果类:香是香,但别贪多
瓜子、杏仁这类坚果,虽然有对身体好的不饱和脂肪酸,但脂肪含量真不低——每100克坚果里就有50-60克脂肪。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吃坚果别超过10克(差不多一小把)。另外,坚果里的ω-6脂肪酸比较多,吃太多可能会让身体慢性发炎。可以搭配点深海鱼这类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平衡一下,既能尝鲜又不容易出问题。
甜食类:越吃越想吃的“甜蜜陷阱”
糖果、巧克力这类甜食,热量高得吓人——每100克能有400-500大卡热量。有研究发现,吃糖分多的食物会激活大脑的“奖赏开关”,时间长了多巴胺受体变“迟钝”,就会越吃越想吃,像上瘾一样。更麻烦的是,甜食里的果糖会直接跑到肝脏,帮着合成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更影响健康。如果嘴馋,可以选低热量的代糖产品,既满足甜味又不会给代谢加负担。
烘焙类:脂肪+糖的“双重打击”
蛋挞、奶油蛋糕这类烘焙食品,是脂肪和糖的“完美组合”。比如一个普通蛋挞,就有280大卡热量,其中快一半是脂肪,三分之一是添加糖。英国有研究发现,这类升糖快的食物会打乱肠道里的菌群平衡,让对代谢好的短链脂肪酸变少,全身代谢都会受影响。如果想吃烘焙品,可以选全麦粉做的低糖款,既能补充膳食纤维,又能降低代谢风险。
想健康增重?得“吃对”+“练对”
其实健康增重的关键就两点:热量够但营养全,长肌肉不是长脂肪。具体可以这么做:
- 每天多吃500大卡——大概1个月能长2.5公斤肌肉(不是肥肉),比如在正餐外加点营养高的食物;
- 加餐选“营养密度高”的——比如两顿饭之间吃点坚果酸奶、全麦三明治,比吃薯片蛋糕强;
- 配合力量训练——比如举哑铃、做深蹲,有研究说力量训练能让长的肉里40%以上是肌肉,不会光长脂肪;
- 睡够7-9小时——睡不够的话,管饱的激素(瘦素)会少18%,更容易吃太多,反而不利于增重。
最后要提醒的是,增重不是“一刀切”,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最好先用水能X射线吸收法(DEXA)测测体成分,看看肌肉和脂肪的比例,再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另外,不管怎么调整饮食,都要定期查血脂、血糖、肝功能,每季度查一次,根据结果调整,这样才能健康地涨体重,而不是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