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牙痛或是长龋齿,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了解不同程度龋齿的治疗方式,再做好日常预防,能帮孩子减轻痛苦、保护牙齿健康。
当孩子突然牙痛时,可以先试试这些应急方法:
- 局部清洁:用消毒棉签蘸温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轻轻擦拭牙痛的位置,把残留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注意生理盐水的温度要和体温差不多(约37℃),避免刺激牙齿内部的牙髓组织,加重疼痛。
- 冷敷镇痛:用毛巾裹着冰袋(或冻过的矿泉水瓶),敷在孩子牙痛一侧的脸上,每次敷15分钟,歇5分钟再敷。别让冰袋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孩子娇嫩的皮肤。
不同程度龋齿的治疗方法
龋齿发展有不同阶段,医生会根据情况选不同的治疗方式:
- 浅龋(牙齿表面刚开始坏):牙齿表面出现小黑点或小浅洞时,医生会先用化学药物软化龋坏的部分,再用微创工具轻轻去掉坏牙组织,不用磨太多健康牙齿。
- 中龋(坏到牙本质浅层):龋洞变深、孩子吃冷热食物会酸时,需要用有生物相容性的填充材料(比如能慢慢释放氟的玻璃离子材料)把洞填上。这种材料能帮周围牙齿增强抗龋能力,预防再坏。
- 深龋(坏得接近牙髓):如果龋洞快碰到牙齿里面的牙髓(牙神经),医生会先用氢氧化钙材料保护牙髓;要是牙髓已经露出来、孩子痛得厉害,就得做乳牙根管治疗(清理牙齿内部的感染组织),之后用预成冠(专门做的牙冠)把牙齿保护好,防止裂开。
教孩子正确刷牙,这几点要记住
按照国际牙科联盟(FDI)的建议,儿童刷牙要遵循“3-2-3”原则,这是牙医推荐的科学方法:
- 时间:每天刷3次(早、中、晚饭后),每次刷够2分钟(可以用沙漏或手机计时),刷完后等3分钟再吃东西或喝水,让牙膏里的氟更好地留在牙齿上。
- 方法:用改良Bass刷牙法——刷毛和牙面呈45度角,小幅度震颤着刷(像轻轻敲牙齿),每颗牙的每个面(正面、背面、咬合面)都要刷20下以上,别漏掉牙缝里的残渣。
- 工具:选软毛牙刷(尼龙毛,直径0.1-0.15毫米),软毛不会伤害牙龈;用含氟牙膏(氟浓度1450ppm),氟能让牙釉质更结实;每3个月换一次牙刷,刷毛变形就刷不干净了。
饮食上这样做,能防龋齿
预防龋齿,饮食习惯很重要:
- 控制糖的摄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每天吃的游离糖(比如白糖、蛋糕里的糖、饮料里的果糖)不要超过总热量的10%。可以用木糖醇这类糖替代品,对牙齿更友好。
- 吃饭顺序有讲究:先吃能保护牙齿的食物,比如牛奶、奶酪这类含酪蛋白的食物,再吃主食、面包这类碳水化合物。酪蛋白能在牙齿表面形成保护层,减少糖对牙齿的伤害。
- 餐后维护口腔:吃完东西15分钟内,用含再矿化成分(比如CPP-ACP)的漱口水漱口,帮牙齿表面的牙釉质修复,预防龋坏。
做好这几点,少长龋齿
想要让孩子少遭龋齿的罪,三层预防方法要做好:
- 定期检查和涂氟:从宝宝6个月开始(长出第一颗牙),就要定期去看牙医,每3-6个月做一次专业涂氟(氟浓度不超过5000ppm)。涂氟能在牙齿表面形成保护膜,增强抗龋能力。
- 窝沟封闭:孩子的乳磨牙(比如第二颗乳磨牙,大概2-3岁长出来)上面有很多深窝沟,容易藏食物残渣。做窝沟封闭能把这些窝沟填上,防止细菌进去,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封闭剂要渗透到窝沟100-200微米深,才能真正管用。
- 培养好的刷牙习惯:用可视化的刷牙记录表(比如做成游戏卡片,刷一次贴个贴纸),让孩子觉得刷牙像玩游戏。研究显示,坚持用3个月,孩子的刷牙质量能提升40%,再也不用追着孩子刷牙啦。
总的来说,孩子突然牙痛时,先做局部清洁和冷敷应急,之后一定要及时带孩子看牙医;日常要帮孩子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控制糖的摄入,定期做口腔检查、涂氟和窝沟封闭。这些方法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保护孩子的牙齿,让孩子少受牙痛的苦,拥有健康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