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萨拉·波兹尼克医学博士|审稿:凯蒂·E·戈尔登医学博士
更新时间:2025年9月2日
什么是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CAD)是最常见的心脏病类型,通过冠状动脉内斑块积聚导致心肌供血受阻。数据显示,美国2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2000万人受此影响,约占总人口7%。该病变可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其病理机制涉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进而造成心肌损伤。
冠状动脉疾病的原因
核心病理改变为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脂肪和胆固醇在动脉壁形成斑块。高血压、慢性炎症和高血糖水平是动脉内皮损伤的主要诱因。主要风险因素包括:
- 医学因素: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肥胖、自身免疫性疾病
- 行为因素:吸烟、酗酒、久坐生活方式
- 饮食因素:高饱和脂肪、高盐、高糖及加工食品摄入
- 遗传因素:家族史、种族差异(非裔、西班牙裔、白人风险较高)
冠状动脉疾病的症状
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典型表现是劳力性心绞痛,表现为:
- 胸骨后压迫感/紧缩感
- 疼痛放射至左臂、肩部、下颌或背部
- 持续时间<5分钟
- 诱发因素:运动、寒冷、情绪应激等
非典型症状多见于女性和糖尿病患者,包括呼吸困难、消化不良、恶心、出汗和疲劳。
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
诊断通常始于症状评估,必要时进行:
- 冠状动脉钙化(CAC)评分
-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
- 心脏负荷试验
- 冠状动脉造影
急诊评估适用于急性胸痛或症状变化患者,门诊评估适合稳定症状人群。需与非心脏性胸痛进行鉴别诊断。
药物治疗方案
主要治疗药物包括:
β受体阻滞剂:降低血压和心率(如美托洛尔、卡维地洛)
钙通道阻滞剂:缓解心绞痛(如地尔硫䓬、氨氯地平)
ACE抑制剂:控制血压(如赖诺普利、雷米普利)
硝酸酯类:血管扩张剂(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贴剂)
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他汀类药物:降低LDL胆固醇(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治疗方案
综合管理包括:
- 药物治疗:个体化用药方案
- 生活方式干预:
- 心脏健康饮食(高纤维、低饱和脂肪)
- 戒烟限酒
-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强度)
- 体重管理
- 心脏康复计划
- 血运重建术: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
预防策略
可调控预防措施:
- 戒烟(约1/3CAD死亡与吸烟相关)
- 饮食管理:高纤维低钠饮食
- 体重控制
- 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
-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常见问题解答
CAD可以治愈吗?
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
CAD患者的生存期?
取决于病变程度、治疗依从性和共病情况,规范治疗可实现长期生存。
相关健康问题?
动脉粥样硬化可累及颈动脉(颈动脉疾病)、下肢动脉(外周动脉疾病)、肾动脉(肾动脉狭窄),常与代谢综合征共存。
阿司匹林能否清除动脉斑块?
无直接清除作用,但可通过抗炎和稳定斑块间接获益。
如何评估心脏健康?
无症状人群不推荐普遍筛查,需根据风险因素个体化决策。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