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多项关于空气清洁技术的研究表明其能预防SARS-CoV-2和流感等呼吸道病毒的室内传播,但《内科医学年鉴》今日发表的范围综述发现,仅有极小部分研究真正评估了这些技术对人类感染的抑制作用或潜在有害排放物。
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IOSH)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929年至2024年间发表的672项关于工程感染控制技术的研究,这些技术旨在清除空气中的病毒。
新冠疫情的暴发提高了对这些技术的关注度,包括高效微粒空气(HEPA)过滤器、杀菌紫外线(GUV)灯、离子发生器以及许多家庭、医疗机构、学校和企业使用的先进过滤系统。科罗拉多大学的首席作者Amiran Baduashvili博士在该校新闻稿中表示:“这些技术在理论上看起来很有前景,但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并不知道它们是否有效。人们购买并安装这些系统,希望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但科学进展远远落后于市场推广。”
仅8%研究包含人体实验
在涉及1073项干预措施的672项研究中,90%仅评估环境样本,8%包含人体实验,仅1%基于哨点动物。没有任何研究涉及孕妇、胎儿健康或产后人群。60%的研究分析了至少一项病原体灭活干预措施,30%涉及病原体清除或空气交换稀释,21%仅研究空气交换或稀释。
研究包含51项观察性研究和6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覆盖世界卫生组织所有六大区域,其中美洲(41%)、欧洲(25%)和西太平洋地区(25%)占比最高,仅3项研究来自非洲。
多数环境研究在缩比或全尺寸试验舱中进行。其他常见场景包括真实或模拟的医疗机构、学校、工作场所、交通工具和住宅建筑。
所有研究中,49%测量了空气样本中的活性无害微生物,29%测量了非生物颗粒物(如示踪气体、灰尘),22%测量了致病病毒或细菌。离子发生器、等离子体技术和某些紫外线系统可能产生的潜在肺部刺激物(如臭氧)仅被少数研究测量。
没有任何研究测量生活质量或可持续性(如碳足迹、温室气体排放)或进行经济分析。23%的研究资金来源不明确,66%报告了政府资助。在有资助声明的项目中,30%存在多重资助类型。45%的研究未声明利益冲突,291项研究未包含任何利益冲突声明,其余77项中40%报告了至少一个利益冲突。
需关注真实世界健康结果
科罗拉多大学的Lisa Bero博士在声明中表示:“我们惊讶地发现,大多数研究是在实验室舱体内测试空气净化设备,而非人们实际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真实场景。我们需要更有力的研究来关注实际健康结果,比如人们是否真正减少了病原体暴露或患病频率,而不仅仅是测量空气中的颗粒物。”
该研究的联合作者Louis Leslie指出:“某些空气净化设备产生的臭氧和其他化学物质实际上可能损害呼吸系统,尤其是儿童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Lisa Bero强调:“消费者应检查产品制造商是否提供潜在有害排放物的数据及其控制方法。在更多个人和机构投入资金将这些技术引入诊所、学校和家庭时,对潜在风险的认知是明智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呼吁开展以跟踪感染率为核心的新型研究,替代空气颗粒计数等间接指标,并建议评估不同场景下的潜在副作用、环境影响、成本和可及性。Bero补充道:“公共健康决策应基于可靠、独立的证据。我们并不是说这些技术不起作用,而是说我们目前了解得还不够。部分研究由技术制造商资助,这造成了利益冲突。在获得更多信息前,公众理应获得清晰透明的信息。”
研究人员建议制定未来研究的标准健康相关指标体系,以增强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和政策参考价值。对于无法安装维护空气净化系统的场所,通过开窗通风和定期环境清洁同样可以改善空气质量。Bero总结:“这项研究突显了迫切需要更优质的科学指导,以改进我们室内环境的安全性——特别是在呼吸道感染持续构成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当下。”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