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攻击原本健康的脑部和脊髓组织,导致神经细胞的炎症性损伤,并引发因神经信号传递障碍产生的多种症状。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某些多发性硬化症病例中被证实有效。这种干细胞可来源于骨髓、脐带血和外周血。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也因具有抗炎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该疾病治疗,其主要来源包括脐带、胎盘和脂肪组织。
根据发表在《移植学会议论文集》上的研究《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单中心前瞻性经验》,对既往接受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而言,第二次移植手术可安全实施并可能延缓残疾进展。
该疗法通过采集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随后用化疗药物清除患者免疫系统,再将收集的干细胞重新注入患者体内。这些细胞会迁移至骨髓,重建不会攻击健康组织的新免疫系统。
墨西哥研究团队报告了四名接受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案例:所有患者在首次移植后两年内残疾得到稳定控制,但随后病情再度恶化,遂在首次移植后3-9年进行了第二次治疗。
研究人员指出,四位患者均顺利完成第二次干细胞移植手术,无显著安全相关并发症,且均无需住院治疗。其中两名患者在二次移植后残疾评分出现一定程度的稳定,评分恶化速度较第二次手术前显著减缓。
尽管需要更多研究证实干细胞疗法对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长期疗效,但多项科学报告已显示干细胞可能成为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