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1:40:37
编码GA10
子码范围GA10.B - GA10.Z

关键词

索引词Endometriosis
同义词endometriosis, site unspecified、endometrial ectopia、部位未特指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 [possible translation]
缩写EM
别名子宫内膜移位症、子宫内膜异植症、子宫内膜异位病、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外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GA10)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痛经(70%-90%)

    • 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下腹部疼痛,月经前1-2天开始,持续至月经结束。
    • 约60%患者疼痛程度影响日常活动(N Engl J Med 2020;382:1244-1256)。
  2. 慢性盆腔疼痛(50%-70%)

    • 非周期性钝痛或锐痛,可放射至腰骶部或大腿内侧。
    • 疼痛强度与病灶深度相关(Hum Reprod 2019;34:1451-1460)。
  3. 性交困难(40%-60%)

    • 深部性交痛,尤其在月经前1周加重。
    • 与子宫骶韧带或直肠阴道隔病灶相关(Fertil Steril 2018;110:354-363)。

非典型症状

  1. 不孕(30%-50%)

    • 机制包括卵巢功能异常、输卵管粘连及免疫微环境改变(Lancet 2018;391:2355-2362)。
    • 早期患者(rASRM I-II期)自然妊娠率约2%-4%/周期(Hum Reprod Update 2014;20:217-230)。
  2. 肠道症状(20%-30%)

    • 排便痛、周期性便血(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特征)。
    • 月经期腹泻/便秘交替(与前列腺素分泌相关)。
  3. 泌尿系症状(10%-15%)

    • 周期性血尿、排尿困难(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
    • 输尿管受累可导致肾积水(罕见但严重)。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盆腔触诊异常(60%-80%)

    • 子宫后倾固定、宫骶韧带结节(触痛性硬结,直径>5mm提示深部浸润)。
    • 卵巢囊肿(巧克力囊肿)可触及活动受限的附件包块。
  2. 腹腔镜直视病灶

    • 典型病灶:紫蓝色结节、"火药灼伤"样斑块(特异性95%)。
    • 非典型病灶:透明水泡、红色火焰样病变(易漏诊)。

非典型体征

  1. 远处病灶体征(<5%)

    • 瘢痕部位皮下结节(剖宫产切口等)。
    • 胸腔积液(月经期气胸为胸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特征)。
  2. 合并症体征

    • 卵巢功能减退(AMH降低见于30%Ⅲ-Ⅳ期患者)。
    • 继发性贫血(月经过多导致Hb<110g/L占15%-2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血清标志物

    • CA125升高(40%-60%):通常<200U/mL,特异性仅50%-70%。
    • HE4正常:可与卵巢癌鉴别(Gynecol Oncol 2020;157:674-680)。
  2. 影像学表现

    • 经阴道超声(敏感性80%-90%)
      • 卵巢巧克力囊肿:均匀低回声、"磨玻璃样"表现,囊壁血流稀疏。
      • 深部浸润病灶:直肠阴道隔厚度>5mm、宫骶韧带结节。
    • MRI(敏感性90%-95%)
      • T1WI高信号、T2WI"阴影征"(特异性标志)。
      • 可检测输尿管、肠道深部病灶(Radiology 2021;298:511-525)。
  3. 诊断金标准

    • 腹腔镜下活检(确诊率>95%):需满足组织学三要素(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含铁血黄素沉积)。

注:症状严重程度与病变范围不完全平行,约20%-30%患者无自觉症状(无症状型子宫内膜异位症)。青春期患者常以急性腹痛为首发表现,围绝经期患者需警惕恶变风险(透明细胞癌/子宫内膜样癌发生率约0.7%-1.0%)。

参考文献

  1. Zondervan KT, et al. Endometriosis. N Engl J Med. 2020.
  2. Johnson NP, et al. Consensus on current management of endometriosis. Hum Reprod. 2013.
  3. 谢幸, 孔北华, 段涛. 妇产科学(第9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