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效磺胺类药物Intermediate-acting sulfonamides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5:42
编码XM06K1
子码范围XM12D1 - XM43U3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人工合成抗菌药)。
  • 来源与性状
    中效磺胺类药物为对氨基苯磺酰胺的衍生物,属于合成抗菌药,其分子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相似,可通过竞争性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酶发挥作用。性状多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部分品种可溶于碱性溶液,但难溶于水。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因其属于需严格管理的抗菌药物,需凭医师处方使用以监控过敏反应及耐药性风险。
  • 临床价值
    替代药(A)。由于耐药性增加及过敏风险较高,目前主要用于特定感染(如诺卡菌病、弓形虫病)及对一线药物不耐受患者的替代治疗。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抗菌作用
    • 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
    • 联合甲氧苄啶(TMP)可扩大抗菌谱并增强疗效(如复方新诺明)。
  2. 特殊感染
    • 诺卡菌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 弓形虫病的联合治疗方案(与乙胺嘧啶联用)。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1. 过敏反应:皮疹、发热、光敏性皮炎,严重者可能出现Stevens-Johnson综合征。
    2. 血液系统: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G6PD缺乏者风险更高)。
    3. 肝肾毒性:结晶尿、血尿(需碱化尿液预防),肝功能异常。
  • 禁忌与风险

    1. 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2. 孕妇(尤其妊娠晚期)、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3. 交叉过敏风险
      • 避免与含磺胺基团的药物联用,如磺酰脲类降糖药(格列本脲)、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塞来昔布(解热镇痛药)等。

重要提示:使用前需详细询问过敏史,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具体用药方案应遵循临床指南并由专业医师评估。


参考文献

(依据药物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禁忌信息整合自药理学权威文献及临床用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