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嘧啶Sulfadiazine
编码XM12D1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磺胺类抗菌药物),属于全身抗生素中的中效磺胺类药物。 - 来源与性状
磺胺嘧啶为人工合成的磺胺衍生物,化学结构含嘧啶环。其口服制剂吸收较缓慢,达峰时间约3-6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约45%,可有效穿透血脑屏障,脑脊液浓度可达血液浓度的40%-80%。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磺胺类药物虽需处方使用,但未被列入麻醉、精神或毒性药品管制范畴。 - 临床价值
首选药(F),原因:作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首选治疗药物;同时被纳入沙眼衣原体感染、星形奴卡菌病等特定感染的一线治疗方案。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敏感脑膜炎奈瑟菌所致流脑的首选药物,尤其适用于脑脊液高渗透性治疗。
- 细菌性感染
- 联合甲氧苄啶治疗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中耳炎、呼吸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 星形奴卡菌病的标准治疗药物。
- 寄生虫与衣原体感染
- 对氯喹耐药的恶性疟疾辅助治疗。
- 沙眼衣原体宫颈炎、尿道炎的首选药物,新生儿包涵体结膜炎的次选方案。
- 创伤与局部感染
- 软膏制剂用于烧伤创面感染、慢性溃疡及脓腔的局部抗菌治疗。
作用机制:竞争性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断叶酸代谢,抑制DNA/RNA合成。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 血液系统: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约0.1%-1%),严重者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 过敏反应:皮疹、药物热、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发生率约2%-3%)。
- 肝肾毒性:结晶尿(尿中溶解度低)、间质性肾炎(需碱化尿液并保证每日2L饮水量)。
- 神经系统:头痛、眩晕(高剂量时更易发生)。
-
禁忌与风险
- 绝对禁忌:磺胺类药物过敏史、妊娠晚期(可能致新生儿核黄疸)、哺乳期、2月龄以下婴儿。
- 相对禁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需调整剂量)、G6PD缺乏症(可能诱发溶血)。
参考文献
- 磺胺嘧啶药动学与脑脊液渗透性研究(临床药理学杂志,2024)
- 流行性脑膜炎治疗指南(中华感染病学会,2023)
- 磺胺类药物不良反应多中心研究(中国药物警戒,2024)
提示:具体用药方案需结合患者感染类型、病原菌敏感性及肝肾功能评估,请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