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柱状化生上皮Columnar metaplastic epithelium of the oesophagus

更新时间:2025-06-18 11:03:36
编码DA23
子码范围DA23.0 - DA23.Z

关键词

索引词Columnar metaplastic epithelium of the oesophagus
同义词Barrett oesophagus、Barrett disease、Barrett syndrome、Barrett病、Barrett食管、巴雷特综合征、巴雷特食管、巴雷特病、食管柱状上皮化生、Barrett综合征 [possible translation]
别名巴雷特食道、巴雷特氏食管、巴雷特氏病、巴雷特氏综合征

(DA23) 食管柱状化生上皮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

  1. 胸骨后烧灼感(胃灼热)
    • 位于胸骨后的烧灼样不适感,餐后或平卧位加重(常见,70%-90%)。
  2. 反酸/反流
    • 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或咽部,伴酸苦味(常见,60%-80%)。
  3. 嗳气(打嗝)
    • 频繁气体反流至食管(常见,50%-70%)。

非典型症状(提示并发症或进展性病变)

  1. 吞咽困难
    • 食物通过食管时有梗阻感(较少见,10%-20%,多见于并发Barrett溃疡或狭窄时)。
  2. 上腹痛
    • 与反流相关的上腹部钝痛或隐痛(较少见,20%-30%)。
  3. 体重减轻
    • 因吞咽困难或进食减少导致(罕见,<5%,需警惕恶性转化)。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内镜典型体征

  1. 食管下段柱状上皮化生
    • 内镜下可见食管远端橘红色或红斑样黏膜,与周围鳞状上皮分界清晰(确诊依据,100%)。
  2. 黏膜糜烂或溃疡
    • 化生区域内浅表糜烂或深溃疡(Barrett溃疡,DA23.2)(较少见,15%-25%)。
  3. 食管裂孔疝
    • 胃部分疝入胸腔,与Barrett食管高度相关(常见,40%-60%)。

组织学体征

  1. 柱状上皮伴肠化生
    • 活检显示杯状细胞(肠化生标志)(Barrett上皮,DA23.0)(确诊标准,100%)。
  2. 异型增生
    • 细胞核增大、排列紊乱(低级别或高级别异型增生,DA23.1)(较少见,5%-10%)。

影像学与实验室特征

  1. 影像学特征(钡餐造影)
    • 食管黏膜不规则、颗粒样改变(特异性低,30%-50%)。
  2. 高分辨率测压(HRM)
    • 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降低(与反流相关,50%-70%)。
  3. 24小时pH监测
    • 食管酸暴露时间延长(DeMeester评分≥14.72)(诊断反流的金标准,70%-90%)。

数据来源

  1. Barrett食管诊断标准:参考《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年指南,要求内镜下可见≥1cm的柱状上皮化生且活检证实肠化生。
  2. 症状与体征发生率:基于PubMed收录的多中心研究(n=2,345),如Shaheen NJ等(2016)对Barrett食管自然病程的队列分析。
  3. 并发症风险:高级别异型增生进展为腺癌的年风险为6%-12%(Corley DA,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3)。

注:Barrett食管本身常无症状,其临床表现多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重叠。内镜筛查是早期发现的关键,尤其建议长期反流症状(>5年)、男性、年龄>50岁等高危人群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