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是大家都经历过的“钻心难受”,其实这种痛的根源藏在牙齿“内部结构”里——从牙菌斑腐蚀牙齿外层,到细菌钻进牙神经引发炎症、压力升高,每一步都和“牙里面的变化”有关。今天把牙痛的来龙去脉、应急办法、就医时机和预防重点说清楚。
牙齿里面怎么一步步“坏”到痛?
牙齿表面黏糊糊的牙菌斑,要是停留超过1天,里面的细菌会产生酸性物质,慢慢把牙齿最外层的“保护壳”(牙釉质)腐蚀掉。等腐蚀到牙本质层(牙釉质里面的软一点的结构),会形成 tiny 的小孔,细菌就能顺着这些孔钻进牙髓——也就是牙神经和血管所在的“封闭小房间”。牙髓发炎后,组织液会变多,但房间是封闭的,压力一升高就会压迫神经,这就是牙痛“钻心”的原因。
为什么牙痛会“冷热都敏感”“连头都痛”?
牙髓腔里的压力要是升到正常的8倍,神经会不断释放“痛信号”。平时喝冷的热的,温度变化超过10℃,会通过牙本质里的小管传到牙髓,立刻触发剧烈疼痛;而且这种痛会通过三叉神经传到大脑,所以有时候会觉得“半边脸甚至头都痛”,就是大家说的“放射性牙痛”。
在家先试这几招,暂时缓解牙痛
- 止痛药怎么用?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交替吃能更有效止痛——前者减少体内“致痛物质”(前列腺素),后者从大脑层面阻断痛信号。记得餐后吃,减少对胃的刺激。 - 冷敷一下,让痛“慢下来”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疼痛侧的脸,每次敷15分钟、歇5分钟,重复3次。冷敷能收缩血管、降低局部代谢,还能提高“忍痛能力”。 - 丁香油,暂时“麻痹”痛处
丁香油里的丁香酚有局部麻醉作用,用棉签蘸点轻涂患处就行——它能“挡住”神经传递痛信号的通道,暂时缓解。 - 赶紧清掉牙齿缝的脏东西
用牙线时呈45度角,沿着牙龈沟慢慢滑,能清掉牙齿缝里的菌斑;带蜡的牙线摩擦力小,不容易弄伤牙龈,清洁效果更好。 - 吃对食物,减少刺激
痛得厉害时吃流质(比如粥、汤),温度要温凉(20-40℃之间);别吃太酸的(比如柠檬、碳酸饮料),不然会刺激露出来的牙本质,更痛。
出现这些情况,立刻去医院!
- 自发痛超过2天,别硬扛
没碰没刺激自己就痛,超过2天还没好,说明牙神经可能已经“没法恢复”了。这时医生钻开牙齿放压力,能让髓腔压力降8成,痛会立刻缓解很多。 - 冷热刺激后,痛得停不下来
自己可以试:交替含一口温水(和体温差不多)和冰水,如果冰刺激后的痛超过10秒还没消,说明牙神经有问题——这个方法的准确性有75%,能初步判断。 - 根管治疗是怎么回事?
现在的显微根管治疗用超声设备,能清掉根管里98%的细菌;治完要做牙冠保护,因为脱矿的牙齿会变脆,抗折能力下降4-6成,牙冠能防止牙齿裂开。
平时做好这几点,少遭牙痛罪
- 刷牙要“够时间、用对法”:每次刷3分钟,用巴氏刷牙法(刷毛斜45度刷牙龈沟),能清掉7成牙菌斑;用含氟牙膏,能让牙釉质再“变硬”4成;牙刷每3个月换一次,刷毛磨坏超过3成,清洁效果就差很多。
- 定期检查,早防早治:定期检查要注意龋齿进展——如果龋洞深到牙釉质和牙本质交界以下0.5毫米,病变会“跑得特别快”;这时做窝沟封闭能挡住9成的龋齿进展,预防效果很好。
牙痛的根源在“牙内部”,从牙菌斑腐蚀到牙髓发炎,每一步都能通过日常防护避免。在家的应急办法只能暂时缓解,真痛得厉害一定要及时找医生;平时好好刷牙、用含氟牙膏、定期检查,才能真正远离“钻心牙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