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遇冷热痛?牙漏防治四步走

身体与疾病身体与疾病 / 责任编辑:家医大健康2025-09-06 14:33:1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316字
牙漏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及综合防治策略,涵盖饮食管理、口腔护理、专业诊疗等多维度干预方案,重点阐述不同人群的防护要点,为维护牙体完整性提供科学指导。
牙漏口腔健康牙齿护理龋齿预防牙科检查
牙齿遇冷热痛?牙漏防治四步走

当牙齿碰到冷热刺激会短暂刺痛,或者刷牙时觉得牙面粗糙不平,这些情况可能提示牙体硬组织受了损伤。我们常说的“牙漏”,其实是牙釉质和牙本质慢慢被破坏形成的缺损。现在成人牙体缺损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了解它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对维护口腔健康很关键。

牙漏的常见表现

看得到的变化:牙面上会出现1-3毫米的浅小凹坑,用手摸边缘会觉得粗糙,常见在磨牙的咬合面或者牙颈部。
对温度敏感:碰到冷的热的会突然刺痛,但刺激一停疼痛就消失,这说明牙本质小管暴露了。
嚼东西不舒服:嚼东西时某颗牙发酸发软,或者咬合时觉得压力分布不均,可能是深层组织受损的信号。

为什么会出现牙漏?

  1. 细菌作乱:口腔里的菌群失衡时,细菌会产生酸性物质,溶解牙齿表面的羟基磷灰石晶体,慢慢破坏牙体。
  2. 酸的腐蚀:吃进去的可发酵碳水化合物(比如糖)被细菌分解后,口腔局部pH值会持续低于5.5(这是牙釉质开始脱矿的临界值),时间长了牙齿就会被酸蚀。
  3. 牙齿本身的问题:如果牙釉质发育不好,或者牙齿有深窝沟这类结构,更容易藏住菌斑,增加牙体缺损的风险。

怎么预防和改善牙漏?

一、日常护理要做对

  • 选对牙刷:用软毛刷头的电动牙刷(最好有压力感应功能),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够2分钟。
  • 用氟保护牙齿:每天用含氟牙膏(含氟量1450ppm),每周做2次专业的氟保护漆涂布,帮助牙齿再矿化。
  • 清理牙缝:用牙线时弯成C形贴紧牙面滑动,清除邻面菌斑;冲牙器的水压调到30-50psi(磅/平方英寸)辅助清洁。

二、饮食上的小技巧

  • 减少酸的刺激:喝酸性饮料(比如可乐、果汁)时用吸管,减少对牙面的直接接触。
  • 促进再矿化:吃完饭后嚼无糖口香糖(含酪蛋白衍生物),能刺激唾液分泌,增强口腔的缓冲能力。
  • 控制吃零食的时间:零食尽量放在正餐后1小时内吃,缩短口腔处于酸性环境的时间。

三、定期找医生帮忙

  • 窝沟封闭:6-12岁孩子的磨牙做窝沟封闭能有效防蛀牙,封闭剂每3-5年要检查维护一次。
  • 早期微创治疗:牙齿早期出现白垩色(像粉笔灰一样)的损伤时,可以用树脂渗透技术封住微孔,阻止病变加重。
  • 定期监测:每6个月做一次激光龋齿检测(如果DI值超过20,说明牙齿在病理性脱矿),结合数字化影像评估牙体状况。

四、自己在家也能查

  • 查菌斑:每个月用红色菌斑显示剂,染色的区域就是没刷干净的“盲区”,下次刷牙要重点清洁。
  • 测温度敏感:用棉签蘸冰水或温水碰可疑牙面,记录疼痛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如果刺激停了还疼,要及时看医生。
  • 敲一敲牙齿:用钝头工具(比如勺子柄)轻轻敲牙齿,如果觉得异常酸胀,可能是牙周或牙体有问题。

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

孕期女性:要注意胃食管反流带来的酸蚀风险,吃完饭后可以用含氟漱口水。
糖尿病患者:要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降低口腔感染的风险。
戴牙套的人:要用专用清洁工具,重点清理托槽周围的菌斑,避免堆积。
小宝宝:别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2岁后慢慢换成水杯,预防“奶瓶龋”。

牙漏是常见的牙体问题,早识别、早预防最重要。日常做好口腔护理,定期找医生检查,特殊人群注意针对性防护,就能有效保护牙齿健康,避免牙体缺损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