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核磁共振(MRI)时,如果口腔里装了金属假牙,可能会因为金属对磁场的敏感程度不同,让拍出来的图像出现各种干扰——比如局部信号消失、形状变形或者颜色对比不对,这种情况叫“磁敏感伪影”。搞清楚它的影响和应对方法,能帮我们更顺利做检查,让结果更准确。
不同金属假牙,干扰程度不一样
金属对磁场的敏感程度(专业上叫“磁化率”)直接决定了伪影的强弱:
- 金、铂这类贵金属做的假牙,对磁场不太敏感,干扰范围大概1到2厘米,附近组织的图像影响比较小;
- 镍铬、钴铬这类非贵金属假牙,因为含有铁磁性成分,对磁场很敏感,干扰范围能到3到5厘米,容易让大片图像变模糊;
- 纯钛做的假牙,敏感程度介于两者之间,现在随着表面处理技术进步,干扰已经能控制得更好了。
还有,金属的大小和含铁量也很关键:如果金属体积超过200立方毫米(大概黄豆粒大小),或者含铁量超过20%,干扰会快速变严重。比如单颗牙冠的干扰比多颗连在一起的桥体小很多,医生会区别处理。
离金属越远,干扰越小
金属伪影的影响会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弱:如果要检查的部位和金属假牙离得超过5厘米,磁场干扰就小到能接受了。但如果是检查下巴底下、喉咙口这些靠近口腔的部位,就算用1.5T的MRI设备,也可能出现这些问题:
- 解剖结构看起来变形的概率增加18%到22%;
- 信号强度减弱30%到40%左右;
- 结构边界的识别准确率下降25%到30%。
研究发现,如果伪影覆盖了要检查区域的1/4以上,诊断的可信度会降低12%到15%。所以做头颈面部精细检查(比如查颅内神经、腮腺)时,一定要注意金属假牙的位置。
全瓷牙,几乎不干扰MRI
氧化锆全瓷牙因为物理特性特别适合怕MRI干扰的人:
- 它的X线阻挡能力和我们自己的牙本质差不多(牙本质是150-250 HU,全瓷牙是200-300 HU),拍X线片也不会有问题;
- 磁敏感伪影只有金属牙的2%,几乎不会影响MRI图像;
- 三维重建的图像清晰度能达到0.3毫米的均匀分辨率,细节看得很清楚。
临床数据显示,规范做的全瓷牙,用了5年还完好的有92%。不过要注意咬合力度,不然可能会裂。现在还有新型纳米陶瓷材料,抗断裂强度能达到1800MPa,就算后牙咬硬东西也能扛住,给后牙修复多了个好选择。
这样做,能减少MRI干扰
想降低金属假牙对MRI的影响,医生有这些办法:
- 提前说清楚:检查前把假牙的材料、装在哪颗牙告诉医生,方便医生调整方案;
- 调整扫描设置:用自旋回波序列代替梯度回波序列,把回波时间调到20毫秒以内,能减少伪影;
- 用软件校正:用专门的金属伪影校正软件,通过多频段激发提高图像清晰度;
- 结合其他检查:把CT和MRI的数据结合起来,填补金属造成的信息空白。
研究证实,调整扫描参数能让图像质量提高40%到60%,结合CT和MRI的话,诊断准确率能恢复到没干扰时的85%以上。
选假牙,要考虑这些因素
选金属还是全瓷牙,得综合看这几点:
- 做MRI的频率:如果一年要做2次以上MRI,优先选全瓷牙;
- 牙齿位置:前牙要好看,选全瓷牙更逼真;后牙要耐磨,选强度高的全瓷或金属牙;
- 对牙龈的影响:牙龈容易红肿发炎的人,用全瓷牙能减少炎症;
- 费用:全瓷牙的费用大概是金属烤瓷牙的1.5到2倍,但长期来看,全瓷牙不容易刺激牙龈,维护成本可能更低。
现在还有新型树脂基复合材料做的桥体,重量只有传统金属的1/3,抗弯强度能达到150MPa(够日常咀嚼用),磁敏感伪影只有金属牙的5%以下,给不想用金属又觉得全瓷贵的人提供了新选择。
总的来说,口腔里的金属假牙会干扰MRI图像,不同材料干扰程度不一样——贵金属干扰小,非贵金属干扰大,全瓷牙几乎没干扰。选假牙时,要根据做MRI的频率、牙齿位置、牙龈情况和费用来选;做MRI前一定要告诉医生假牙情况,医生能通过调整参数、结合其他检查来提高结果准确性。现在还有很多新型材料,既能满足牙齿功能需求,又能减少MRI干扰,帮我们解决这个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