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突然出现脖子僵硬、腰背酸胀、膝盖咔咔响这些情况时,先试试基础自检:
- 疼痛定位:用手按压疼的地方判断——骨骼痛通常是深部的钝痛,肌肉痛多是酸酸胀胀的感觉,筋膜痛会有放射性的疼;
- 活动测试:动一动关节,看看有没有弹响、卡顿,或者活动不开的情况;
- 症状记录:记清楚疼痛持续多久(是突然发作的急性痛,还是持续很久的慢性痛)、白天晚上有没有变化,还有没有红肿热痛这些伴随症状。
还要注意症状和环境的关系,比如气候变化引发的关节不适,可能和风湿性疾病有关。
骨头痛该找谁?骨科医生的专属领域
出现这些情况优先找骨科:
- 外伤后骨骼变形(比如腕关节弯得不正常);
- 老年人稍微摔一下就疼得厉害(要警惕骨质疏松性骨折);
- 晚上骨痛越来越严重(得排除骨代谢疾病);
- 身高越来越矮(每年超过3cm,可能是骨密度有问题)。
骨科常用的检查有X光、CT、核磁共振,骨质疏松患者要做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压缩性骨折患者常做椎体成形术这种微创手术。
肌肉筋膜不适?康复科有绝活
这些肌肉骨骼问题找康复科:
- 运动损伤后疼痛超过3天;
- 慢性肩颈腰背肌筋膜炎;
- 急性软组织扭伤(48小时之后);
- 反复犯的足底筋膜炎。
康复治疗有这些办法:
- 超声波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体外冲击波:缓解筋膜粘连;
- 本体感觉训练:帮肌肉重新变协调;
- 关节松动术:改善活动范围。
注意急性期(72小时内)要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抬高。
疼痛专科的特色治疗
有这些慢性疼痛特征找疼痛科:
- 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可能是神经病理性疼痛);
- 疼痛时伴随皮肤变色等自主神经症状;
-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比如下肢灼痛);
- 带状疱疹好后还疼(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疼痛科的特色技术包括: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脊髓电刺激治疗、射频消融术、臭氧注射疗法。慢性疼痛患者建议同时做心理评估,必要时做认知行为治疗。
风湿免疫科的诊疗要点
有这些免疫相关症状找风湿科:
- 关节晨僵超过1小时(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表现);
- 骶部晨僵,做“4”字试验阳性(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
- 关节红肿热痛,同时血尿酸升高(痛风性关节炎);
- 有特征性皮肤损害(比如风湿热的环形红斑)。
生物制剂已经能显著改善风湿病的预后,治疗期间要定期监测CRP、ESR这些炎症指标。
中医调理的适应症
这些慢性疼痛适合中医干预:
- 跟天气变化有关的关节痛;
- 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 腰椎术后要恢复功能;
- 运动损伤的恢复期。
三甲医院中医科常做这些治疗:
- 艾灸:缓解颈肩部僵硬;
- 刮痧:改善肌筋膜疼痛;
- 拔罐:缓解急性腰扭伤;
- 中药熏蒸:辅助缓解关节痛。
注意:急性损伤48小时内别用热疗,中药外敷要控制温度,避免烫伤。
科室选择终极指南
这些情况赶紧去急诊:
- 开放性骨折或者肢体明显畸形;
- 单侧腿肿还伴有胸痛(可能是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 有脊髓损伤症状(比如大小便控制不住)。
不确定挂什么科时,可以试试:
- 用医院的智能预检系统;
- 先挂全科医学科评估;
- 咨询互联网医院的分诊平台。
建议提前了解医院布局,很多三甲医院有联合门诊,能提高复杂病例的看病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