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呼吸道黏膜每天会分泌100-150毫升黏液,这些黏液靠纤毛摆动和吞咽动作维持平衡;要是黏液分泌太多或者变黏,没法及时排出去,就会形成痰液积在里面。晚上躺着睡的时候,咽喉部的黏液不容易流走,再加上迷走神经变活跃,会让腺体分泌更多黏液,所以早上起来痰会特别明显。这种情况可能和多个系统的问题有关,得结合其他症状一起判断。
慢性咽炎的特征性表现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很常见的毛病,主要是咽部黏膜长期发炎、淋巴组织增生引起的。典型的表现就是早上起来觉得咽部有异物感,还有黏稠的白痰,白天会觉得嗓子干、痒,总忍不住清嗓子。晚上用嘴呼吸的人,因为气道干,会刺激黏液分泌得更多。做内镜能看到咽后壁的淋巴滤泡增生,黏膜发红或者有黏液沾着。要注意和反流性咽喉炎区分开,后者会有反酸、烧心这些消化道症状。
呼吸道疾病的昼夜节律特征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早上起来咳痰量通常超过10毫升,痰是黏液脓性的,而且每年会连续咳嗽3个月以上,持续2年;肺功能检查会提示气道堵塞。哮喘患者晚上迷走神经兴奋,也会让痰液变多,但通常还会有喘息、胸闷的症状。要提醒的是,长期抽烟的人,气道里的杯状细胞会变多,导致黏液分泌过量,戒烟后这种情况会慢慢好转。
胃食管反流的隐匿影响
胃里的东西反流到咽喉部,会刺激黏膜分泌更多黏液来保护自己,大概35%的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主要表现就是早上起来老清嗓子。这类患者通常有吃完就躺、肥胖这些问题,做24小时食管pH监测能查到异常的酸反流。和慢性咽炎的区别是,这种症状和姿势有关,而且用抗酸药后会好转。
环境与生活习惯的协同作用
如果室内湿度低于30%,呼吸道黏膜的水分蒸发得快,黏液会变浓;接触PM2.5会引发气道炎症,研究发现PM2.5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早上有痰的概率会上升8.6%。62%的电子烟使用者会有这种情况,可能是丙二醇的雾化颗粒刺激引起的。另外,睡前2小时内吃东西的人,反流的风险会增加4倍,最好调整吃饭时间。
临床鉴别诊断要点
看痰的样子对诊断很有帮助:
- 透明黏痰:大多是慢性咽炎或者过敏性鼻炎
- 黄色脓痰:可能是细菌感染或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 酸臭味痰:要查是不是胃食管反流
- 带血丝的痰:要小心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或者肿瘤
结合影像学检查:
- 咽喉部CT能看出黏膜增厚的情况
- 肺功能检查能评估气道堵不堵
- 食管测压和pH监测能确定反流的严重程度
分层干预策略
基础的调理方法有:
- 保持卧室湿度40%-60%
- 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
- 戒烟戒酒,少用电子烟
- 每天喝够1500毫升水,稀释痰液
针对性治疗方案:
- 慢性咽炎:可以用生理盐水雾化,必要时局部用糖皮质激素
- 慢性支气管炎:按需用祛痰药,戒烟并接种流感疫苗
- 胃食管反流:用质子泵抑制剂加上调整姿势的方法
警示信号与就医指征
有下面这些情况要赶紧去医院:
- 痰越来越多,或者出现黄绿色的脓痰
- 痰中带血持续超过2周
- 伴随发热、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
- 50岁以上长期抽烟的人,早上痰多持续1个月以上
建议高危人群每年做低剂量螺旋CT筛查。通过系统地找原因和长期调理,能有效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