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蛀牙痛怎么办?科学应对指南来了!

健康科普 / 治疗与康复2025-11-10 15:28:04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58字
详解哺乳期蛀牙疼痛的科学处理方案,涵盖治疗流程、用药原则及日常护理要点,提供兼顾母婴安全的实用建议,帮助新妈妈有效缓解牙痛困扰。
牙齿疼痛牙髓炎蛀牙牙科治疗哺乳期口腔护理根管治疗用药安全饮食禁忌产后健康
哺乳期蛀牙痛怎么办?科学应对指南来了!

哺乳期妈妈出现牙齿疼痛,大多和孕期激素变化、生完孩子后饮食习惯改变有关。哺乳期妈妈的钙质代谢比较特殊,容易让蛀牙发展得更快,如果蛀牙烂到牙髓(牙神经),就会出现突然的剧烈疼痛。这种疼不仅没法好好吃饭、睡觉,还可能因为情绪烦躁影响母乳分泌。要提醒的是,牙髓炎导致的急性疼痛得赶紧处理,但治疗得兼顾妈妈和宝宝的安全。

一、先找专业医生,别自己扛 如果牙痛一直不好,先去公立医院的口腔科看。医生会根据蛀牙的严重程度定方案:如果是急性牙髓炎,常用的是开髓引流术——名字听起来怕,但其实就是在牙齿上钻个小孔,把髓腔里的压力放出来,像给发炎的牙神经“开窗透气”。过程可能有点不舒服,但做完24小时内疼就能明显减轻。 之后的根管治疗是关键,要分2-3次做。医生会把感染的牙神经彻底清干净,再把根管填好。治疗时会用橡皮障把牙齿隔开,防止药物进到嘴里。现在的麻醉技术能保证不疼,但妈妈要提前告诉医生在哺乳,方便选合适的麻醉药。

二、哺乳期用药,记住这几点 哺乳期用药要记“三不”:不自己乱吃药、不随便停药、不瞒着医生在哺乳。如果需要吃全身的药,医生会选对宝宝影响最小的。吃药时间最好选在刚喂完奶的时候,这样下次喂奶时,妈妈血液里的药浓度已经很低了。要注意:外用的含麻药成分的止痛凝胶得谨慎用,一定要听医生的,不能自己加量。

三、日常护理,跟着“三温三轻”做 疼减轻后,日常护理也很重要,试试“三温三轻”:吃温凉的食物(别喝超过60℃的热饮)、用温盐水漱口(每天3次)、用软毛牙刷轻轻刷。可以用冰过的湿毛巾敷疼的那侧脸,每次15分钟,能消肿。喂奶时尽量把脑袋抬高15度,减少头部充血加重疼痛。

四、急性疼痛期,饮食要“三不” 急性疼的时候,饮食要“三不”:不吃太甜的(含糖量超过10%的别吃)、不吃太酸的(橘子这类水果要小心)、不吃太硬的(坚果、冰块会伤牙)。可以把胡萝卜、苹果蒸软了吃,既有营养又不会加重牙齿负担。要提醒的是:含氟矿泉水挺好,但别和母乳一起喝。

五、疼好之后,坚持长期护牙 疼好了之后,建议每3个月做一次专业口腔检查。可以用含氟牙膏和木糖醇漱口水,这两种成分能抑制蛀牙菌,已经被证实有效。哺乳期每顿饭后要用牙线,特别是晚上喂完奶一定要刷牙。如果牙齿敏感,可以用脱敏牙膏,但要和普通牙膏换着用。

六、这些误区,别踩

  1. “忍忍就好了”:牙髓炎不会自己好,拖久了可能会导致脸部间隙感染;
  2. “用偏方止痛”:花椒、白酒这类刺激的方法,反而会加重牙龈损伤;
  3. “拔牙更省事”:哺乳期拔牙容易感染,一般不是首选;
  4. “得暂停哺乳”:大部分牙科治疗不影响喂奶,要不要停得听医生的。

七、出现这些情况,立刻去医院

  1. 疼超过24小时都没减轻;
  2. 脸肿了一块;
  3. 体温超过37.5℃;
  4. 喂奶时疼得更厉害;
  5. 牙龈上长了脓包。

总之,哺乳期牙痛不是小问题,既影响妈妈的生活质量,也可能间接影响宝宝的哺乳。关键是早发现、早找专业医生处理,治疗时兼顾母婴安全,日常做好牙齿护理,避开常见误区。只要把这些做到位,就能既解决牙痛困扰,又不影响给宝宝喂母乳。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