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研究揭示低风险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无需放射碘治疗

国内资讯 / 探索科学责任编辑:孔祥勇2024-12-03 12:29:10 - 阅读时长2分钟 - 990字
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研究发现,低风险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不进行放射碘治疗与接受放射碘治疗的长期预后效果相似,省略放射碘治疗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提高生活质量。
低风险分化型甲状腺癌放射碘治疗无事件生存率手术切除甲状腺球蛋白
法国研究揭示低风险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无需放射碘治疗

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期公布了一项关于低风险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治疗策略的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表明,对于这类患者,在手术后不进行放射碘(131I)治疗与接受放射碘治疗的效果相似,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灵活且侵入性较低的管理方案。

研究背景

在传统治疗方法中,针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尤其是那些被认为复发风险较低的病例,除了手术切除肿瘤外,通常还会采用放射碘疗法来清除残留的正常甲状腺组织或潜在微小病灶。然而,这种方法是否对所有低风险患者都是必要的一直存在争议。此次由索菲·勒布尔勒克教授领导的研究旨在探索这一问题的答案。

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招募了近800名符合条件的受试者,这些参与者均为接受了全甲状腺切除术(部分伴有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并且术后检查未发现异常情况的病人。他们被随机分配至两组:一组接受标准剂量的放射碘治疗,另一组则不接受此类治疗。随后通过定期监测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以及进行超声波检查等方式跟踪其健康状况长达五年之久。

主要发现

经过长达五年的观察期后,研究团队发现,无论是否使用放射碘治疗,两组间无事件生存率非常接近——非治疗组为93.2%,而治疗组略高一点达到94.8%。这里的“事件”指的是任何可能提示疾病进展或复发的迹象,比如异常的影像学表现、血液标志物升高或其他相关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这种差异依然保持在一个很小范围内,并未显示出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

基于上述结果,研究者们认为,对于低风险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而言,省略术后放射碘治疗并不会对其长期预后产生负面影响。相反,这样做反而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及其带来的副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知识科普

什么是分化型甲状腺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类型之一,主要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两大类。这类癌症生长速度较慢,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

放射碘治疗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放射碘是一种特殊的同位素形式,可以被甲状腺细胞吸收并释放出辐射能量杀死癌细胞。它主要用于清除手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或转移病灶,同时也有助于后续利用放射性扫描定位可能存在但难以通过其他手段发现的小范围病变区域。

为什么选择5年作为随访期限?

医学上通常将癌症治愈后的前五年视为关键时期,因为大多数复发或转移都发生在这段时间内。因此,五年无事件生存率是评估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