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52岁的周先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达十多年,其家族中姐姐与母亲均有脑血管病史。近日,他连续打9小时麻将且期间抽烟,随后便出现了一系列危险状况。起身倒水时右脚无力、右手抓不稳东西,被送回家时吐字不清、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口角歪斜,右侧上肢肌力1级(不能握拳),右下肢肌力2级(不能站立),左侧脑干有急性梗死病灶。他的经历警示我们,脑梗这个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随时可能发生,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脑梗的相关知识,像症状有哪些、哪些人是高发人群、如何预防以及发病后的康复等内容。
一、脑梗的症状要警惕
1.肢体方面的症状:可能会突然感觉一侧的胳膊或者腿没力气。一侧肢体活动出现障碍,如手抓不住东西或走路时突然腿软。
2.面部表现:突然出现嘴歪的现象。流口水不受控制。
3.说话方面的异常:可能会突然变得含糊不清。甚至不能说话,这通常是脑梗的重要信号。
4.感觉上的异常:一侧身体可能会突然发麻,感觉就像有小蚂蚁在爬一样。或者感觉不到冷热等触觉,这种感觉上的异常也可能是脑梗的前兆。
二、脑梗的高发人群要注意
1.有家族病史的人:如果家族里有人得过脑血管方面的疾病,自己患脑梗的风险就相对较高。例如,周先生的姐姐和母亲都有脑血管病史,因此他自己需要时刻关注健康状况。
2.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高血压患者:血压长期不稳定,血管壁承受压力大,容易损伤血管,进而引发脑梗。
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会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导致血管硬化、狭窄等问题,增加脑梗风险。
高血脂患者:血液里脂肪含量高,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从而引发脑梗。
三、预防脑梗要注重生活习惯
1.多动:避免长时间久坐。长时间坐着不动,血液流动就会变慢,容易形成血栓。比如工作的时候,每隔一个小时就要起来活动一下,伸伸懒腰,走动几步。
2.戒烟:戒烟是很重要的一点。烟里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让血管变窄变硬。
3.少饮酒:限酒也不能忽视。过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还会影响血脂代谢。可以把每天的饮酒量控制在适量的范围内,男性一天不超过两个标准饮酒单位,女性不超过一个。
四、饮食方面预防脑梗有讲究
1.控制盐的摄入:盐吃多了会升高血压,对于预防脑梗不利。一般来说,每天盐的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6克,可以用限盐勺来控制。
2.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像糖果、蛋糕这类高糖的食物,吃多了会使血糖升高。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控制。
3.避免高脂肪食物:比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这些食物会使血脂升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像鱼类,一周可以吃两到三次。
4.多吃蔬菜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像菠菜,富含铁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对身体很有好处,可以炒着吃或者做汤。且苹果含有丰富的果胶,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每天吃一个苹果是很不错的选择。
五、脑梗康复知识很关键
1.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如果一侧肢体肌力下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开始时,可以进行简单的关节活动,如屈伸膝关节、肘关节等,每天进行3 - 5组,每组10 - 15次。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训练难度,例如试着拿轻物进行手部的精细动作训练。
2.语言功能康复:
如果说话不清楚,同样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语言训练。从简单的发音开始练习,如“a、o、e”等基础音。逐渐过渡到练习简单的词语、短句,每天保持约30分钟的练习时间。
脑梗是一种严重威胁健康的疾病,了解其症状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异常,明确高发人群能让特定人群提高警惕,积极预防可以降低发病风险,发病后的康复训练则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积极预防脑梗,对于有患病风险的人群更要加强防范意识。如果患病,也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争取更好的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