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医院动态 > 正文

会不会“二阳”?要不要打疫苗、囤药?近期发热怎么办?

2023-05-05 14:03:45      

五一假期已经结束,开工的小伙伴们,是不是看到了关于新冠的消息变多了,部分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抗原阳性的照片,称自己“二阳”了,“新冠”的微博热搜更是冲上第一位,面对近期逐渐出现的“二次感染”,不少人表示出担忧,如何科学看待新冠“二阳”?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新冠病毒消失了吗?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之后,新冠来势汹汹,大家都在同一时间生同一种病,短短几个月又像一阵风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新冠病毒消失了吗?

据中国疾控中心报道,新冠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降至2661例;检测阳性率2022年12月25日达高峰(29.2%)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为1.7%,最近的“新冠二阳”热搜表明,新冠病毒并没有消失,可能也永远不会消失,它目前仍然处于低流行状态,特别是在老人和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身上,新冠病毒可长期存在,所以我们仍然需要密切关注它。

2、五一假期人群流动,新冠会引发第二波疫情吗?

新冠初次感染后的抗体免疫保护水平,大约维持在3-6个月左右,如今距离疫情爆发已经过去4个多月,理论上保护抗体水平会衰退,所以一部分人的二次感染或不可避免,但是根据目前的数据及专家的共识,“五一”假期人员流动的增加最多造成疫情的小幅上升,二次感染率不会高,而且不会比第一次更严重,国内目前不存在新冠大规模流行的土壤或条件,引起第二波疫情的可能性还是很小。

但是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入,还需要密切监测新冠的流行动态,我们的国家也会根据新冠的流行情况及时调整防控策略,保护我们人民的身体健康,我们无需恐慌。

3、我会“二阳”吗?

理论上讲,随着保护抗体的衰减,每个人都可能出现“新冠二阳”情况,但目前观察到,二阳主要集中在以下人群:

1.第一波疫情高峰从未感染过的人。

2.经历一轮感染但抗体水平较低的人。

3.未接种疫苗、患有严重合并症等免疫力低下人群。

目前看来,对于大部分免疫力正常年轻人,出现二阳风险仍较低,但未来有待进一步观察。。

4、第二次感染会比第一次更重吗?

第二次感染的症状因人而异,与病毒的强度、人体的免疫力以及是否患有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在第二次感染时,症状应该会比第一次轻,但对于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来说,每次感染都可能会变成重症病例。

5、新冠和流感怎么区分?近期出现发热了怎么办?

最近是流感高峰期,无论是流感还是新冠,均是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都可出现发热、头疼、流鼻涕、畏寒、乏力、全身肌肉酸疼不适,从症状上很难区分,所以如果近期或者旅游期间出现发热情况,建议到发热门诊就诊,做个流感或者新冠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因为流感严重会可能引起病毒性肺炎、心肌炎等,而且两者治疗完全不一样。

6、是否需要储备药物?

那么面对“新冠二阳”我们需要储备药物吗?答案是不需要,原因有以下,第一,目前出现第二波感染高峰可能性非常小,出现挤兑抢药的概率极小;

第二,大部分人“新冠二阳”症状相对第一次较轻,无需大量药物;

第三,我们国家的药物及医疗资源准备充分,所以我们不需要储备药物,若有家庭确实需要,可备上一些解热镇痛、祛痰镇咳药、感冒类药物即可。

7、疫苗还有没有必要打?

是否需要接种疫苗要根据感染情况、既往接种史以及年龄、身体状态等因素综合确定。对于大部分免疫力正常人来说,目前保护性抗体仍处在保护期,可暂时不接种疫苗。但是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完成第二剂次加强免疫。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责任编辑:郎成林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重磅•西普发布 | 2020“健康中国•品牌榜”榜单出炉,可瑞达、可威、片仔癀等11个品牌入选最具临床价值榜!

8月14日,2020西普金奖颁奖盛典在西普会上隆重举行,2020“健康中国•品牌榜”系列榜单盛大发布。162个品牌(含锐榜)荣获西普金奖……详细>>

成都发生两起疑似一氧化碳中毒致5人死亡 哪些情况下易出现一氧化碳中毒?

每年11月份到第2年的3月份,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一氧化碳可跟血红蛋白相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降低血红蛋白携带氧气能力,使得器官……详细>>

霍汶希替阿娇报平安!凌晨突发昏厥撞伤,伤口6cm缝合数十针?如何应对头部外伤问题?

头部外伤是最常见的,但头皮血管比较丰富,即使轻伤也会大量流血。头部是重要的部位,那常见的头部受伤有几种情况,该如何正确处理。详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在旦夕 如何避免新生儿结肠炎的发病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此前已被重庆一家医院“判了死刑”,但医生朱兴旺评估后觉得“有一点希望就不能放弃”,他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出的求助信息……详细>>

守护“早到”的天使——广东省脐血库与多家医院联合开展自体脐带血输注预防早产儿并发症项目

所谓怀胎十月,指的是40周的孕期,但宝宝如果在未满37周孕期就降生,医学上称为早产儿。因为早产儿尚未足月,容易发生各类早产儿并发症,而早……详细>>

  • 李飞

  • 冯小燕

  • 傅应云

  • 陈如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