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或未特指生殖器官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of other or unspecified genital organs
编码2E67
子码范围2E67.0 - 2E67.6
关键词
索引词Carcinoma in situ of other or unspecified genital organs、其他或未特指生殖器官原位癌
缩写CIS、原位癌
别名生殖器原位癌、生殖器官表层癌、生殖器官早期癌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单侧,未特指--左侧--双侧--右侧发生部位
XA1LK7 阴道
XA9BM1加特纳管XA3A69处女膜XA46V2阴道穹窿XA4AH3阴道口XA4AH3前列腺XA7E69 子宫附件
XA3EF0输卵管XA8QA8 子宫内膜
XA3FR4子宫内膜基质XA9DM0子宫内膜腺体XA7QV2 阴茎
XA9A26阴茎体XA3Q76阴茎尿道口XA2BL8包皮外表面XA0970阴茎根XA7V24包皮系带XA54U4阴茎冠状沟XA3KB3尿道旁腺XA0MH6龟头XA71S4包皮XA1CP6包皮黏膜表面XA03Y8阴茎背侧面XA3D56阴茎腹侧面XA78U5 外阴
XA0MU9小阴唇XA3C45阴蒂包皮XA1A52外阴前庭XA4851阴蒂XA11L9阴唇XA27K9巴氏腺XA0565外阴后阴唇系带XA59G9大阴唇XA5TA5 尿道
XA8EW9尿道海绵体部XA4NU9尿道外口XA75T3尿道膜部XA7869尿道前列腺部XA33M0尿道内括约肌XA4DF2尿道外括约肌组织病理
导管和小叶性肿瘤,原位
XH8P86粉刺性癌,非浸润性XH2HB2小叶原位癌,多形性XH0134原位实性乳头状癌XH0GQ3导管内微乳头状癌XH9SL6囊性分泌亢进性癌,导管内XH6EH0小叶原位癌,NOSXH8010分泌黏液的汗腺原位癌XH4US4导管内乳头状瘤伴原位小叶癌XH1H31导管内癌,非浸润性,NOSXH39X8导管内癌,粘性,高级别XH11S9导管内乳头状瘤伴有导管原位癌XH4V32导管原位癌,NOSXH64S7导管内管状乳头状瘤,高级别XH7XE0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XH3PE9导管内管状乳头状瘤XH6AH7导管内乳头状肿瘤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XH9XV2非浸润性囊内癌XH9VG0非浸润性导管内乳头状腺癌 附件和皮肤附属器肿瘤,原位
XH7WE6原位汗孔癌 上皮性肿瘤,原位
XH5NV6原位癌,NOS 腺癌,原位
XH7Y32原位筛状癌XH5161扁平上皮内腺状瘤,高级别XH36M5食管腺发育不良(上皮内瘤样病变),高级XH5U91胆道上皮内肿瘤,高级别XH2L30原位腺癌,NOSXH28N7腺上皮内肿瘤,高级别XH3770管状绒毛状腺瘤内的原位腺癌XH8TV2绒毛状腺瘤内的原位腺癌XH5C49前列腺上皮内肿瘤,III级XH1FR9肺原位腺癌,非粘液性XH4Z68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XH6BU6肺原位粘液腺癌XH0557原位导管癌,实体型XH26M2乳头状瘤,胰胆型,伴有高级别上皮内肿瘤XH4J07腺瘤样息肉内的原位腺癌 痣和黑色素瘤,原位
XH9KY6恶性小痣XH41F9癌前黑病变,NOSXH3XX3原位黑素瘤 囊性、黏液性和浆液性肿瘤,原位
XH06M2黏液性囊腺癌,非侵袭性XH9DM1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微乳头亚型XH1YW4宫内膜浆液性子上皮内癌XH8NV8输卵管浆液性上皮内癌(STIC)XH81P3黏液性囊性肿瘤伴高度不典型增生XH5E08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癌,非侵袭性XH3MB3导管内乳头状粘蛋白瘤伴有高度发育不良XH8PZ6浆液性上皮内癌 移行细胞乳头状瘤和癌,原位
XH5GH8尿路上皮原位癌XH12F0乳头状移行细胞癌,非侵袭性 鳞状细胞肿瘤,原位
XH5FT2外阴上皮内肿瘤,III级XH4JA4乳头状原位癌XH7WM7鳞状细胞原位癌,NOSXH62N8宫颈上皮内肿瘤,Ⅲ级XH9ND8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发育不良),高级别XH6824分化型PeINXH7SX5肛门上皮内肿瘤,Ⅲ级XH6F63阴道上皮内肿瘤,III级XH1U36鳞状细胞原位癌,伴有可疑间质侵袭XH8YK9乳头状鳞状细胞癌,非侵袭性XH2H04凯拉增殖性红斑XH3EA2鳞状上皮内肿瘤,高级别XH6RW7分化型上皮内瘤变XH2NM8鲍恩病XH9CL8分化型VIN 生殖细胞肿瘤,原位
XH8AD3小管内恶性生殖细胞临床表现
XH8AD3慢性癌痛其他或未特指生殖器官原位癌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特征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其他或未特指生殖器官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of other or unspecified genital organs, ICD-11编码:2E67)是指发生在除宫颈、乳腺等特定部位外的生殖系统内的一种非侵袭性恶性肿瘤。其特点在于病变局限在上皮层内,尚未突破基底膜向下方组织浸润,也没有发生远处转移。此分类下包括子宫内膜、阴道、阴茎、前列腺等部位发生的原位癌。
病理学特征
-
细胞学变化:
- 上皮细胞出现显著异型性增生,形态上表现为核增大、染色深以及核分裂象增加。
- 病变通常累及上皮全层但不侵犯基底膜,即癌细胞仍被限制在原始起源的表皮或粘膜内。
-
组织结构改变:
- 伴随不同程度的细胞极性丧失,腺体结构紊乱。
- 在某些情况下,可见到多形性细胞排列和异常角化现象。
-
分子生物学标志:
- 常伴有p53基因突变等致癌驱动因素的存在,这些遗传变异促进了细胞增殖失控及凋亡抑制机制失效。
临床表现
由于原位癌本身并不直接导致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数病例是在常规体检或者筛查过程中偶然发现的。不过根据具体发生位置的不同,患者可能会经历以下几种情况:
- 局部不适:如轻度出血、分泌物增多等轻微刺激反应。
- 无症状:许多患者没有任何自觉症状,直到进行相关检查时才被诊断出来。
- 体征异常:医生通过触诊或其他物理检查手段可能察觉到相应区域有质地改变或其他可疑迹象。
常见部位
- 子宫内膜:绝经后妇女尤为高发,表现为月经周期外出血或绝经后出血。
- 阴道:较少见,多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
- 阴茎:男性中相对罕见,主要影响包皮下的黏膜区域。
- 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被认为是前列腺癌前期状态之一。
请注意,以上内容基于当前可获取的信息资源整理而成,并已排除了您指定不采用的来源。对于更详细的专业指导,请参考相关医学文献或咨询专业医师。
参考文献:《中华外科杂志》、《国际癌症杂志》等相关专业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