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物质依赖Opioid dependence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5:09
编码6C43.2
子码范围6C43.20 - 6C43.2Z

关键词

索引词Opioid dependence
同义词opioid addiction、opiate dependence、opium dependence、narcotic dependence、intravenous narcotism、narcotism NOS、oral narcotism NOS、阿片类物质依赖、静脉麻醉、麻醉NOS、口服麻醉NOS、麻醉药依赖、阿片类物质成瘾、阿片依赖、阿片成瘾
缩写OD
别名opioidaddiction、opiatedependence、opiumdependence、narcoticdependence、intravenousnarcotism、narcotismNOS、oralnarcotismNOS、Opioiddependence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6C43.7 某些特指的阿片类物质所致的精神或行为障碍
6C43.70阿片类物质所致心境障碍
6C43.71阿片类物质所致焦虑障碍
6C43.71阿片类物质所致谵妄
6C43.71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
关联情况
6C43.71阿片类物质中毒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物质
PL00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
PL0Z在治疗中使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物质,未特指的
PL01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
PL01.Y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的补充或传统药物
PL01.Z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的补充或传统药物
PL01.1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膳食补充剂、维生素或矿物质
PL01.0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草药制剂或药方
PL01.2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不可归类在他处的补充或传统药物
 通过暴露于某种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0通过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通过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通过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0通过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1通过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4通过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2通过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3通过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故意自害
PC94通过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9通过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7通过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8通过暴露于其他未特指药物、药剂和生物制品的故意自害
PC96通过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1通过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5通过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2通过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3通过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5通过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5阿片类物质戒断
 意外暴露于某些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B34意外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B27意外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
PB22意外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
PB31意外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
--意外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PB32意外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
PB24意外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
PB20意外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
PB23意外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
PB26意外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
PB35意外暴露于脂环烃或芳香烃的卤素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
PB25意外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
PB29意外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PB30意外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
--意外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B33意外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
PB21意外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
PB28意外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PB36意外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某些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H43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
PH54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H55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脂环烃或芳香烃的卤素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
PH51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
PH50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
PH52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
PH56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H42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
PH49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PH40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阿片类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
PH44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
PH41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
PH47.0暴露于混合抗癫痫药或其有害效应,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意图不确定的
PH47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癎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
PH47.Z未确定意图:有害物质的有害效应和暴露于该物质下: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未特指的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药
PH45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
PH46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
PH48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PH53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

阿片类物质依赖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阿片类物质依赖是由于反复或持续使用阿片类药物(包括天然阿片如鸦片、吗啡,半合成或全合成阿片如海洛因、芬太尼等)而引发的一种调节障碍。其核心特征在于个体表现出强烈的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内在驱动力,伴随着控制使用能力受损、将使用行为置于其他活动之上,以及不顾负面后果仍坚持使用的倾向。这种经历通常伴随有对阿片类药物的渴望或冲动,并可能具有生理依赖性,表现为耐药性和戒断症状。


病因学特征

  1. 生物化学机制

    • 阿片类物质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μ-阿片受体,激活后可产生镇痛、欣快感及其它生理效应。长期使用会导致脑内奖赏系统(尤其是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紊乱,促进心理依赖形成。
    • 耐药性:随时间推移,机体需要更高剂量的药物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这是大脑适应外源性阿片的结果。
    • 戒断反应:一旦停止或减少用药,会出现一系列不愉快的身体和情绪症状,进一步促使继续使用以避免不适。
  2. 社会心理学因素

    • 环境影响:高压力环境、不良社交圈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均可增加个体发展为阿片依赖的风险。
    • 人格特质:某些个性特征如寻求新奇体验、低自尊心等也可能与成瘾易感性相关联。
    • 创伤经历:儿童期虐待或其他形式的心理创伤史增加了成年后发生药物滥用的可能性。
  3.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基础

    • 多项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阿片类物质依赖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定基因变异与个体差异化的成瘾风险有关。
    • 某些基因型个体可能对阿片类物质更为敏感,更容易发展出依赖行为。

病理机制

  1. 神经系统改变

    • 持续暴露于阿片类物质下,导致大脑结构与功能变化,特别是涉及奖赏处理区域如伏隔核、前额叶皮层等部位。
    • 这种重塑不仅限于急性效应,还包括长期的行为模式调整,使得即使在没有药物存在的情况下,大脑也会“记住”曾经获得的奖励感觉并驱动再次寻找该体验的行为。
  2. 免疫系统影响

    • 长期滥用阿片类物质还会影响免疫功能,使身体更易于感染疾病,并且可能干扰正常疼痛感知机制,进一步加剧了对药物的需求。

临床表现

  1. 行为特征

    • 对获取和使用阿片类物质表现出强烈兴趣,忽视个人健康、工作和社会责任。
    • 尽管意识到危害但依然难以停止使用,甚至尝试过多次失败的自我戒除尝试。
  2. 躯体症状

    • 使用时可能出现瞳孔缩小、便秘等症状;停用后则可能发生烦躁不安、肌肉疼痛、失眠等戒断现象。
    • 在极端情况下,过量使用可导致呼吸抑制、昏迷乃至死亡。

参考文献:基于权威医学资源整理而成,具体参考资料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复禾健康、知乎专栏文章及相关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