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物质中毒Opioid intoxication
编码6C43.3
关键词
索引词Opioid intoxication、阿片类物质中毒、海洛因中毒、阿片类物质所致恶性体验、急性芬太尼中毒、芬太尼和去丙酰芬太尼中毒、芬太尼和乙酰芬太尼中毒、急性芬太尼和海洛因复合效应中毒、急性芬太尼和海洛因中毒、芬太尼和海洛因中毒、吗啡中毒、吗啡毒性、急性美沙酮中毒、美沙酮中毒、羟考酮中毒
同义词heroin intoxication、bad trip due to opioids
缩写阿片中毒、opioidintoxication
别名阿片过量、鸦片中毒、海洛因过量、吗啡过量、美沙酮过量、羟考酮过量、芬太尼过量、阿片类药物中毒、鸦片类药物中毒、阿片类药物过量、鸦片类药物过量、毒品中毒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涉及药物
阿片类药物或相关止痛剂及影响阿片类受体的药物
XM69R4吗啡,吗啡衍生物和代谢物XM14T9纳洛酮XM2542非那佐辛XM5DJ2阿片类拮抗药XM77C9二氢异可待因XM3246右吗拉胺XM07U7复方羟考酮XM86N4洛哌丁胺XM0BB1海洛因替代性成瘾药XM3PK7醋托啡XM79K2乙酰二氢可待因酮XM09H6环佐辛XM1EF3舒芬太尼XM2M16纳曲酮XM8GB8右丙氧芬XM4M74地非法林XM6625消旋吗拉胺XM69X3阿片类生物碱标准粉剂XM9RG7左异美沙酮XM9BM4麻醉药拮抗药XM9B34非诺啡烷XM2358醋氢可酮XM8ZF5右啡烷XM9907镇咳类阿片XM5NP7匹米诺定XM65J2左洛啡烷XM9SW6地匹哌酮XM93Z3纳洛塞醇XM05R0镇咳用可待因混合物XM7W06尼可吗啡XM1ZY9美沙酮、美沙酮衍生物和其他用于治疗阿片类成瘾性疾病的药物XM0E25苯唑吗啡XM3473氢吗啡醇XM9Y28苯乙哌啶XM1K75二苯沙秦XM7KC0曲马多XM06K5二氢可待因XM7XP1美沙酮XM05B3海洛因XM4587可待因、可待因衍生物和其他用于止咳的阿片类药物XM8YM7苄基吗啡XM91H1阿片类生物碱酊剂(含樟脑)XM4PD9纳美芬XM4EW3依他佐辛XM1QE0苯并吗啡烷衍生物XM0850环唑辛XM4S22其他阿片类镇痛药,天然、合成和半合成XM0K66苯哌利定XM55Z5哌腈米特XM2T93阿片类生物总碱XM1KZ5吗啡XM1G85奥塞利定XM0YG5羟基二氢可待因酮XM7VL7吗啉乙基吗啡XM02X7埃托啡XM7TT0麻醉性镇痛拮抗药XM35C1非那多松XM5UK3维米醇XM3TK0溴化甲基纳曲酮XM4T95二氢吗啡XM9K14喷他佐辛XM8804蒂巴因XM9UV0右美沙芬XM72D5二苯哌己酮XM7ZJ1麦罗啡XM4P40左丙氧芬XM9NL3苯基哌啶衍生物--类阿片受体拮抗药XM6C31含阿片的止咳药水XM81P5左吗喃XM25Z3他喷他多XM5CY8醋托啡烷XM7YQ6阿尼利定XM8SD7氢吗啡酮XM0YQ0瑞芬太尼XM8E09氢可酮XM9BE3去甲吗啡XM13Q9地佐辛XM5PZ4去甲美沙酮XM04Z5苯吗庚酮XM3E08丙氧芬XM7V96二甲啡烷XM7HX3优可达XM78E0美托酮XM4QV7福尔可定XM4SL9羟考酮XM3DS6醋氢可待因XM4P05纳布啡XM39E214-羟基二氢吗啡酮XM09R6吗啡烷衍生物XM4HP3吗啡拮抗药XM4G88阿芬太尼XM76M8芬太尼XM3YP8酚哌丙酮XM4MV8阿片类麻醉剂XM6RX7那可丁XM0P98苄吗啡XM4046去氧可待因XM1682布托啡诺XM7VK6氧洛哌丁胺XM6CK0依索庚嗪XM1EE2阿片酊XM4GP3阿维莫泮XM1LB8樟脑阿片酊XM5GN5贝齐米特XM5F21酒石酸左吗南XM64M0羟吗啡酮XM39L3普罗法朵XM7S23阿片样物质XM1R71左啡诺XM9UH3纳呋拉啡XM1YK2阿片全碱XM9UN6二氢可待因酮XM3WN9乙基吗啡XM0GU8羟蒂巴酚XM45R8地索吗啡XM8PP7合成麻醉剂XM9Z94丁丙诺啡XM40T9美普他酚XM9HP7凯托米酮XM30T6安那度XM8286二苯基丙胺衍生物XM6KY8阿片类拮抗剂XM0GS3哌替啶XM4ES0阿片XM8MP5安那度XM9AZ5三甲利定关联情况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物质
PL00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PL0Z在治疗中使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物质,未特指的PL01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PL01.Y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的补充或传统药物PL01.Z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的补充或传统药物PL01.1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膳食补充剂、维生素或矿物质PL01.0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草药制剂或药方PL01.2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不可归类在他处的补充或传统药物 通过暴露于某种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0通过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通过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通过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0通过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1通过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4通过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2通过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3通过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故意自害PC94通过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9通过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7通过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8通过暴露于其他未特指药物、药剂和生物制品的故意自害PC96通过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1通过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5通过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2通过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3通过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5通过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意外暴露于某些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B34意外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B27意外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B22意外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PB31意外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意外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B32意外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PB24意外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B20意外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PB23意外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PB26意外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PB35意外暴露于脂环烃或芳香烃的卤素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PB25意外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PB29意外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B30意外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意外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B33意外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PB21意外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PB28意外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B36意外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某些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H43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PH54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H55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脂环烃或芳香烃的卤素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PH51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PH50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PH52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PH56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H42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PH49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H40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阿片类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PH44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H41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PH47.0暴露于混合抗癫痫药或其有害效应,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意图不确定的PH47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癎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H47.Z未确定意图:有害物质的有害效应和暴露于该物质下: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未特指的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药PH45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PH46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PH48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H53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严重度
PH53重度PH53中度PH53轻度具有病因
6C43.2 阿片类物质依赖
6C43.21阿片类物质依赖,早期完全缓解6C43.2Z未特指的阿片类物质依赖6C43.20阿片类物质依赖,目前使用6C43.22阿片类物质依赖,持续部分缓解6C43.23阿片类物质依赖,持续完全缓解6C43.23阿片类物质有害性使用6C43.1 阿片类物质有害性使用模式
6C43.11阿片类物质有害性使用模式,持续性6C43.10阿片类物质有害性使用模式,间断性6C43.1Z未特指的阿片类物质有害性使用模式阿片类物质中毒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阿片类物质中毒是指在摄入阿片类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其他途径)期间或之后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具有临床意义的急性中毒状态。其特征表现为意识、认知、感知、情感、行为或协调功能的可逆性障碍,这些障碍由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直接引起,且严重程度与药物剂量及个体敏感性相关。随着药物代谢和清除,症状通常逐渐缓解。典型表现包括嗜睡、木僵、情绪波动(如欣快感与淡漠或躁动交替出现)、精神运动迟缓、判断力受损、呼吸抑制、构音障碍以及注意力减退。严重中毒可进展至昏迷。瞳孔缩小(针尖样瞳孔)是典型体征,但在部分合成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中毒时可能不显著。致死风险主要源于呼吸中枢抑制导致的窒息。
病因学特征
-
药物过量摄入:
- 单次过量使用阿片类药物,或频繁使用超出个体代谢能力。
- 误用或非法使用阿片类药物,尤其是高纯度制剂(如非法合成的芬太尼类似物)。
- 合并使用其他中枢抑制剂(如酒精、苯二氮卓类或巴比妥类),通过协同作用加重呼吸抑制。
-
生理与病理因素:
- 代谢差异:CYP450酶系基因多态性可能导致个体代谢速率差异,部分人群对低剂量即敏感。
- 脏器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者药物清除延迟,易发生蓄积中毒;老年患者因生理性代谢下降风险增加。
- 药物相互作用: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或5-HT能药物联用可能诱发5-羟色胺综合征,加剧毒性。
-
环境与社会因素:
- 医疗监管不足地区易出现处方阿片类药物的非医疗滥用。
- 非法药物市场流通的高效价合成阿片类药物显著增加意外过量风险。
病理机制
-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 阿片类药物通过激活μ受体抑制蓝斑核至皮层的觉醒通路,导致意识障碍;抑制前额叶皮层及边缘系统引发认知与情绪异常。
- 直接抑制延髓呼吸中枢的化学感受器,降低对CO₂的敏感性,引发呼吸频率与潮气量下降。
-
心血管系统变化:
- 初期迷走神经兴奋可致心动过缓,严重缺氧时可能继发代偿性心率增快。
- 血管扩张和组胺释放可导致低血压,严重者出现休克。
-
其他系统影响:
- 刺激延髓化学感受区引发恶心、呕吐。
- 脊髓μ受体激活导致肌肉僵硬(见于快速静脉注射时)。
- 动眼神经副核兴奋引起瞳孔括约肌收缩(针尖样瞳孔),但部分合成阿片类对此效应较弱。
临床表现
- 前驱期:
- 短暂欣快感,伴随头晕、皮肤瘙痒及轻度恶心。
- 中毒期:
- 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呼吸浅慢(<12次/分)、肠鸣音减弱,可见典型针尖样瞳孔。
- 麻痹期:
- 昏迷伴呼吸暂停(0-4次/分)、发绀、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可能发生肺水肿或心律失常。
以上信息基于医学文献综述,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解框架,但具体情况需结合患者个体差异综合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