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物质使用所致障碍Disorders due to use of opioids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5:09
编码6C43
子码范围6C43.0 - 6C43.Z

关键词

索引词Disorders due to use of opioids
同义词Disorders due to abuse of opioids、opioid use disorder、阿片类物质滥用所致障碍、阿片类物质使用障碍
缩写阿片使用障碍、阿片依赖、阿片滥用
别名阿片成瘾、阿片类药物依赖、阿片类药物滥用、阿片类药物使用障碍、Opioid-Use-Disorder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关联情况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物质
PL00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
PL0Z在治疗中使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物质,未特指的
PL01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
PL01.Y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的补充或传统药物
PL01.Z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的补充或传统药物
PL01.1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膳食补充剂、维生素或矿物质
PL01.0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草药制剂或药方
PL01.2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不可归类在他处的补充或传统药物
 通过暴露于某种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0通过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通过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通过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0通过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1通过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4通过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2通过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3通过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故意自害
PC94通过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9通过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7通过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8通过暴露于其他未特指药物、药剂和生物制品的故意自害
PC96通过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1通过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5通过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2通过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C93通过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5通过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意外暴露于某些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B34意外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B27意外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
PB22意外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
PB31意外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
--意外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PB32意外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
PB24意外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
PB20意外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
PB23意外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
PB26意外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
PB35意外暴露于脂环烃或芳香烃的卤素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
PB25意外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
PB29意外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PB30意外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
--意外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B33意外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
PB21意外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
PB28意外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PB36意外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某些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H43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
PH54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H55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脂环烃或芳香烃的卤素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
PH51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
PH50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
PH52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
PH56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H42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
PH49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PH40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阿片类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
PH44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
PH41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
PH47.0暴露于混合抗癫痫药或其有害效应,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意图不确定的
PH47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癎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
PH47.Z未确定意图:有害物质的有害效应和暴露于该物质下: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未特指的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药
PH45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
PH46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
PH48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PH53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

阿片类物质使用所致障碍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阿片类物质使用所致障碍是一种以不适当的阿片类药物使用模式及其所导致的不良后果为特征的精神障碍。这些障碍可以包括依赖、中毒、戒断以及精神病性障碍等。阿片类药物是一大类能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µ阿片受体的化合物,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这类药物不仅包括天然存在的吗啡、海洛因等,还包括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如芬太尼、美沙酮等。长期不当使用会导致多种身体和心理上的问题。


病因学特征

  1. 社会心理因素

    • 个体在面临压力、抑郁、焦虑或其他情绪困扰时,可能通过使用阿片类物质来试图自我调节,从而逐渐形成依赖。
    • 社会环境因素,例如同伴影响、家庭功能失调以及社区内的易获得性也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2. 遗传与生物学基础

    • 遗传倾向对于发展成阿片类物质使用障碍有重要作用;特定基因变异可能会增加对这些药物敏感度或改变代谢过程。
    • 神经生物学机制方面,反复暴露于阿片类物质会导致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尤其是涉及奖赏系统、记忆处理及情感调节区域的变化。
  3. 物质特性及相关风险行为

    • 不同类型的阿片类药物因其药理特性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滥用潜力。例如,高剂量短效制剂(如芬太尼)较容易导致急性中毒事件。
    • 非医疗用途下的注射给药方式增加了感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内膜炎。

病理机制

  1. 神经适应性变化

    • 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会引起体内产生耐受现象,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 同时也会发生生理依赖,一旦停止使用会出现典型的戒断症状,如恶心呕吐、肌肉疼痛、失眠等不适感觉。
  2. 脑部结构与功能异常

    • 阿片类物质主要通过激活大脑内的μ-阿片肽受体起作用,这不仅改变了正常的痛觉传导途径,还干扰了情绪调控机制。
    • 慢性使用可引起多巴胺系统过度活跃,促进愉悦感的同时降低了自然奖励反应阈值,使得使用者越来越难以从其他活动中找到满足感。
  3. 免疫系统损害

    • 除了直接的心理生理效应外,滥用阿片类物质还会影响人体免疫机能,使得个体更易于受到各种感染。

临床表现

  1. 精神状态改变

    • 包括欣快感、淡漠、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2. 躯体症状

    • 可能出现瞳孔缩小、便秘、皮肤瘙痒等非特异性体征;严重时可能发生呼吸抑制甚至危及生命。
  3. 行为模式变化

    • 对药物寻求成为生活重心,忽视工作学习责任;社交圈缩小,倾向于与同样滥用者交往;可能出现非法活动参与行为以获取资金购买药品。

参考文献

  • BMJ临床实践
  • 原创力文档
  • 人人文库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百度百科
  • 医联媒体

以上信息基于权威医学资源整理而成,旨在提供关于阿片类物质使用所致障碍的基本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