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物质依赖,持续部分缓解Opioid dependence, sustained partial remission
编码6C43.22
关键词
索引词Opioid dependence, sustained partial remission、阿片类物质依赖,持续部分缓解
缩写阿片依赖部分缓解、阿片类依赖部分缓解
别名阿片依赖部分好转、阿片成瘾部分缓解、阿片上瘾部分缓解、鸦片成瘾部分好转、鸦片上瘾部分缓解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6C43.7 某些特指的阿片类物质所致的精神或行为障碍
6C43.70
阿片类物质所致心境障碍6C43.71
阿片类物质所致焦虑障碍6C43.71
阿片类物质所致谵妄6C43.71
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关联情况
6C43.71
阿片类物质中毒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物质
PL00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PL0Z
在治疗中使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物质,未特指的PL01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PL01.Y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的补充或传统药物PL01.Z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的补充或传统药物PL01.1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膳食补充剂、维生素或矿物质PL01.0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草药制剂或药方PL01.2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不可归类在他处的补充或传统药物 通过暴露于某种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0
通过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通过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通过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0
通过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1
通过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4
通过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2
通过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3
通过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故意自害PC94
通过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9
通过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7
通过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8
通过暴露于其他未特指药物、药剂和生物制品的故意自害PC96
通过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1
通过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5
通过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2
通过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3
通过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5
通过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5
阿片类物质戒断 意外暴露于某些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B34
意外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B27
意外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B22
意外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PB31
意外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
意外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B32
意外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PB24
意外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B20
意外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PB23
意外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PB26
意外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PB35
意外暴露于脂环烃或芳香烃的卤素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PB25
意外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PB29
意外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B30
意外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
意外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B33
意外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PB21
意外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PB28
意外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B36
意外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某些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H43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PH54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H55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脂环烃或芳香烃的卤素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PH51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PH50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PH52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PH56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H42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PH49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H40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阿片类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PH44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H41
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PH47.0
暴露于混合抗癫痫药或其有害效应,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意图不确定的PH47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癎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H47.Z
未确定意图:有害物质的有害效应和暴露于该物质下: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未特指的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药PH45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PH46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PH48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H53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阿片类物质依赖,持续部分缓解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阿片类物质依赖,持续部分缓解是指个体曾被诊断为阿片类物质依赖,并经过一段时间(如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后,其对阿片类物质的使用显著减少且已超过12个月。在这一时期内,虽然仍可能存在间歇性或连续性的阿片类物质使用行为,但不足以再次满足阿片类物质依赖的完整诊断标准。这表明患者已经从完全依赖状态中有所恢复,但仍需继续监控以防止复发。
病因学特征
-
生物学因素:
- 药理学机制: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适应性变化,尤其是多巴胺系统功能改变,使得个体即使在停止用药后也难以恢复正常神经传递。
- 遗传倾向:某些基因变异增加了个体发展成阿片类物质依赖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那些影响大脑奖赏回路、压力反应系统以及疼痛调节途径的基因。
-
心理社会因素:
- 环境影响:暴露于易于获得阿片类物质的环境中,或者存在促进滥用的社会网络和支持系统,都可增加依赖风险。
- 心理易感性:精神健康问题(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的存在可能促使人们通过药物使用来试图自我缓解症状,从而引发依赖。
- 个人特质:冒险倾向、冲动控制障碍等性格特点也可能与阿片类物质依赖的发展有关。
病理机制
-
脑部结构和功能变化:
- 持续性或反复使用阿片类物质会导致大脑特定区域(如下丘脑、边缘系统等)出现形态学上的改变,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情绪调节、决策能力和记忆过程等功能。
- 除此之外,慢性暴露还会降低体内自然产生的内啡肽水平,进一步增强对外源性阿片类物质的需求。
-
戒断症状与耐受性:
- 随着时间推移,身体逐渐适应了高水平的外源性阿片类物质输入,形成了耐受性;当尝试减少用量或停止使用时,会出现一系列戒断症状,如恶心呕吐、肌肉疼痛、烦躁不安等。
- 即使处于部分缓解状态,轻微接触相关刺激物或情境提示仍然可能触发强烈的渴求感,进而导致复吸行为的发生。
临床表现
-
行为模式变化:
- 与之前相比,患者表现出明显减少了阿片类物质的获取及使用频率,尽管偶尔仍有使用现象,但整体上不再符合重度依赖的表现。
- 对于日常生活活动的兴趣有所恢复,社交关系开始改善。
-
生理指标:
- 尽管有间歇性使用情况,但大部分时间内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不再显示异常高水平的阿片类物质浓度。
- 戒断症状较轻或不存在,未见严重的躯体不适报告。
-
心理状态:
- 病人通常报告说他们对自己过去的滥用行为感到后悔,并表达了想要彻底摆脱依赖的决心。
- 虽然可能会经历焦虑、失眠等问题,但这些问题的程度远低于急性戒断期,并且可以通过适当的心理支持加以管理。
请注意,上述内容基于现有文献整理而成,具体个案分析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