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物质依赖,早期完全缓解Opioid dependence, early full remission
编码6C43.21
关键词
索引词Opioid dependence, early full remission、阿片类物质依赖,早期完全缓解
缩写阿片依赖早全缓解、阿片类物质早期完全缓解
别名戒断阿片一年未复吸、阿片戒断早期成功、阿片戒毒早期完全缓解、阿片戒断初期完全恢复、阿片类物质戒断早期成功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6C43.7 某些特指的阿片类物质所致的精神或行为障碍
6C43.70
阿片类物质所致心境障碍6C43.71
阿片类物质所致焦虑障碍6C43.71
阿片类物质所致谵妄6C43.71
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关联情况
6C43.71
阿片类物质中毒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物质
PL00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PL0Z
在治疗中使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物质,未特指的PL01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PL01.Y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的补充或传统药物PL01.Z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的补充或传统药物PL01.1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膳食补充剂、维生素或矿物质PL01.0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草药制剂或药方PL01.2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不可归类在他处的补充或传统药物 通过暴露于某种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0
通过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通过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通过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0
通过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1
通过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4
通过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2
通过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3
通过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故意自害PC94
通过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9
通过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7
通过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8
通过暴露于其他未特指药物、药剂和生物制品的故意自害PC96
通过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1
通过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5
通过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2
通过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3
通过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5
通过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5
阿片类物质戒断 意外暴露于某些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B34
意外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B27
意外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B22
意外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PB31
意外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
意外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B32
意外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PB24
意外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B20
意外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PB23
意外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PB26
意外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PB35
意外暴露于脂环烃或芳香烃的卤素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PB25
意外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PB29
意外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B30
意外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
意外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B33
意外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PB21
意外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PB28
意外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B36
意外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某些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H43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PH54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H55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脂环烃或芳香烃的卤素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PH51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PH50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PH52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PH56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H42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PH49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H40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阿片类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PH44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H41
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PH47.0
暴露于混合抗癫痫药或其有害效应,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意图不确定的PH47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癎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H47.Z
未确定意图:有害物质的有害效应和暴露于该物质下: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未特指的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药PH45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PH46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PH48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H53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阿片类物质依赖,早期完全缓解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阿片类物质依赖,早期完全缓解(Opioid dependence, early full remission)是指曾经被诊断为阿片类物质依赖的个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或其他干预(包括自我干预)后,能够在过去1至12个月内保持完全不使用阿片类物质的状态。此状态表明患者已经度过急性戒断阶段,并且在短期内没有出现复吸现象,但尚未达到长期稳定状态。
病因学特征
-
生物学基础:
- 神经适应机制:长期使用阿片类物质会导致大脑奖赏回路功能失调,特别是多巴胺传递系统的代偿性抑制。当药物突然停用时,这种神经适应性改变会引发强烈的戒断反应和渴求感。
- 遗传易感性:家族史中存在物质使用障碍的个体更容易发展出阿片类依赖。基因因素可能影响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和成瘾倾向。
-
心理社会因素:
- 环境压力:生活中的应激事件、社交网络中的药物滥用行为以及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都可能促使个体继续使用阿片类物质。
- 人格特质:冲动控制障碍、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与阿片类物质依赖共病,这些心理状态会加重依赖程度并影响恢复过程。
病理机制
-
神经可塑性变化:
- 长期暴露于阿片类物质会引起μ-阿片受体内化及下游信号通路脱敏,导致需要更高剂量药物才能达到相同效果,同时加剧戒断时的生理失衡。
- 停药后,虽然大多数生理功能逐渐恢复,但前额叶皮层与边缘系统之间的功能连接异常可能持续存在,从而影响认知控制和情绪调节能力。
-
免疫系统影响:
- 慢性阿片使用可通过激活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引发神经炎症反应,这种免疫激活状态可能在戒断后初期仍持续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临床表现
-
物质使用中止:
- 在持续1至12个月的时间内,通过尿液毒理学检测和自我报告均未发现任何阿片类物质使用证据。
-
戒断症状可控:
- 可能残留睡眠障碍或轻度焦虑症状,但这些症状未达到需要药物干预的程度,且未引发复吸行为。
-
社会功能重建:
- 开始恢复工作能力、家庭责任等基本社会功能,但职业稳定性与人际关系仍可能处于脆弱阶段。
请注意,上述内容基于现有医学文献整理而成,具体案例分析时还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