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下疳Chancroid

更新时间:2025-06-18 15:23:21
编码1A90

关键词

索引词Chancroid、软下疳、杜克雷嗜血杆菌所致腹股沟淋巴结炎、杜克雷嗜血杆菌引起的结肠感染、软下疳淋巴结炎
同义词Bubo due to Haemophilus ducreyi、Soft chancre、Ulcus molle
缩写SG
别名软性溃疡、软性下疳、软疮、杜克雷病、杜克雷氏病、杜克雷杆菌病

软下疳(1A90)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生殖器疼痛性溃疡

    • 发生率:高(95%-100%)。
    • 初始表现为小丘疹(1-2日),迅速进展为脓疱(3-5日),最终破溃形成溃疡。
    • 溃疡边缘不规则,基底呈肉芽肿样,表面覆盖灰黄色脓性分泌物,剧烈疼痛(80%-90%患者主诉)。
  2. 腹股沟淋巴结疼痛

    • 发生率:50%-60%。
    • 单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触痛,可进展为化脓性淋巴结炎(波动感),部分患者淋巴结破溃形成“鱼口状”窦道。

非典型症状

  1. 尿道症状
    • 排尿疼痛(10%-15%),见于尿道受累者。
  2. 全身症状
    • 低热、乏力(10%-20%),多见于合并淋巴结脓肿或继发感染患者。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溃疡特征

    • 形态: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不整齐,基底柔软(与梅毒硬下疳的软骨样硬度对比)。
    • 数量:单发或多发,可融合或形成“对吻溃疡”(自体接种导致,发生率约20%-30%)。
    • 部位:男性多见于包皮、龟头;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蒂(女性症状常较表浅)。
  2. 淋巴结炎表现

    •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单侧为主,直径可达3-5cm,表面皮肤红肿(30%-50%)。
    • 脓肿形成:波动性淋巴结脓肿(约25%-40%),可自行破溃流出脓液。

并发症相关体征

  1. 阴茎嵌顿或尿道狭窄(发生率5%-10%):
    • 因包皮水肿或尿道溃疡瘢痕形成。
  2. 生殖器象皮肿(罕见,<5%):
    • 慢性淋巴管炎导致局部淋巴回流障碍。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病原学检测

    • 涂片镜检(Gram染色):
      • 可见革兰阴性短杆菌,呈“鱼群样”排列(阳性率约50%)。
      • 依据:MSD诊疗手册及人人文库资料。
    • 细菌培养
      • 杜克雷嗜血杆菌需特殊培养基(如巧克力琼脂),敏感性60%-75%。
    • PCR检测
      • 核酸扩增技术(NAAT)敏感性达90%-95%,推荐用于确诊(2017年欧洲指南)。
  2. 病理学特征

    • 组织活检
      • 典型三层带结构(浅层坏死、中层血管增生、深层淋巴细胞浸润),特异性高(80%-90%)。
  3. 血清学检测

    • 梅毒/HIV筛查
      • 需排除混合感染(硬下疳合并率约10%-15%,HIV感染风险增加3-5倍)。

参考文献

  1. MSD诊疗手册(2023年):软下疳的病原学与临床特征。
  2. 2017年欧洲软下疳诊治指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D & AIDS):实验室诊断与治疗推荐。
  3. 人人文库临床资料(2024年更新):涂片与培养法敏感性数据。

注:临床表现与并发症发生率可能因地域、宿主免疫状态及治疗及时性而异。合并HIV感染者病程进展更快,溃疡范围更广泛,且治疗需延长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