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Second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更新时间:2025-06-18 12:21:32
编码9C61.3
子码范围9C61.30 - 9C61.3Z

关键词

索引词Second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缩写SACG、继发闭青
别名继发性窄角青光眼、继发性闭角性青光眼

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9C61.3)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急性发作期症状

  1. 剧烈眼痛与同侧头痛

    • 急性期患者常表现为突发性眼痛及同侧头痛(常见,70%-90%),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高,60%-80%)。
    • 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较少见(低,10%-20%)[1]。
  2. 视力急剧下降

    • 因角膜水肿及视神经缺血,视力可在数小时内降至指数或光感(高,80%-90%),若未及时治疗可致永久性视力丧失[2]。
  3. 虹视与视物模糊

    • 患者主诉视物模糊及虹视(常见,70%-85%),尤其在光线变化时明显[3]。

慢性进展期症状

  1. 间歇性视物模糊
    • 表现为短暂视力下降或虹视,休息后缓解(常见,50%-70%),易被忽视[4]。
  2. 轻度眼胀或不适
    • 非特异性症状,多见于慢性房角粘连患者(低,30%-50%)[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急性期体征

  1. 角膜水肿与结膜充血
    • 角膜呈雾状混浊(高,80%-95%),结膜充血显著(常见,70%-90%)[6]。
  2. 瞳孔散大固定
    • 瞳孔中度散大(4-6mm),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高,90%-100%)[7]。
  3. 前房角关闭
    • 房角镜检查显示虹膜根部前粘连或机械性阻塞(常见,急性期房角全闭占80%-90%)[8]。

慢性期体征

  1. 周边前粘连(PAS)
    • 房角镜检查可见虹膜与小梁网广泛粘连(高,60%-80%),粘连范围与眼压升高程度相关[9]。
  2. 视神经损伤
    • 视盘凹陷扩大(C/D ≥ 0.7)或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慢性病例中常见,50%-70%)[10]。

特殊亚型体征

  • 新生血管性闭角型青光眼(9C61.32)
    • 虹膜表面可见异常新生血管(常见,60%-80%),房角新生血管膜收缩导致房角关闭(高,70%-90%)[11]。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眼压检测
    • 急性期眼压常达40-80mmHg(高,90%-95%),慢性期眼压波动于25-40mmHg(常见,60%-80%)[12]。
  2.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 显示虹膜膨隆、房角狭窄或关闭(敏感性90%-95%),可鉴别晶状体脱位或睫状体前旋[13]。
  3. 前房角镜检查
    • 急性期房角全闭(高,80%-90%),慢性期可见周边前粘连(常见,70%-85%)[14]。
  4.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减少(慢性病例中常见,50%-70%)[15]。

参考文献

  1. 《默沙东诊疗手册》(2023版)
  2. Alvarado JA, et al. Ophthalmology (2018)
  3.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诊疗指南》(2021)
  4. Weinreb RN, et al. Br J Ophthalmol (2019)
  5. Quigley HA. Prog Retin Eye Res (2020)
  6. 掌桥科研《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2016)

注:数据基于权威文献整合,具体发生率因病因(如炎症、外伤、新生血管)及病程阶段而异。急性病例需急诊处理以挽救视功能,慢性病例需长期监测眼压及视神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