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比夫定Telbivudin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2P85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人工合成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类似物)。
  • 来源与性状
    替比夫定为人工合成的L-对映体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类药物,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多聚酶发挥抗病毒作用。其制剂包括片剂(600mg)和口服液(6g/300ml)。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作为抗病毒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未列入麻醉、精神、毒性或放射性药品管制范畴。
  • 临床价值
    替代药(A)。主要用于对一线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结合患者个体化治疗需求选择。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 核心作用机制
    通过磷酸化代谢为活性形式,竞争性抑制HBV DNA多聚酶,阻断病毒DNA链延伸,显著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
  • 适应症

    1. 慢性乙型肝炎成人患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 病毒复制证据(HBV DNA阳性);
      • 血清ALT/AST持续升高;
      • 肝组织活检显示活动性病变。
    2. 长期抗病毒治疗:需持续用药以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进展,停药可能导致病毒反弹。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1. 肌肉相关毒性:肌酸激酶(CK)升高、肌痛、肌炎,罕见横纹肌溶解;
    2. 周围神经病变:尤其与干扰素联用时风险增加;
    3. 其他:头痛、疲劳、腹痛、皮疹等。
  • 禁忌与风险

    1. 禁忌人群
      • 对替比夫定过敏者;
      • 严重肾功能不全未调整剂量者(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
    2. 特殊警示
      • 避免与干扰素联合使用(增加周围神经病变风险);
      • 妊娠期用药需权衡利弊(FDA妊娠分级B类,但缺乏长期安全性数据);
      • 哺乳期禁用。
  • 注意事项

    1. 监测要求
      • 治疗期间每3-6个月监测HBV DNA、肝功能及CK水平;
      • 出现肌痛或CK显著升高需立即停药并评估。
    2. 长期管理
      • 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 若发生耐药(如HBV DNA反弹),需换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

重要提示:替比夫定的使用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医疗原则,患者应定期复诊并配合医生进行疗效与安全性评估。任何治疗调整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