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羟肌苷Didanosine
编码XM8Z78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 来源与性状
去羟肌苷(Didanosine)为人工合成的核苷类似物,呈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遇酸不稳定。其化学结构为2',3'-双脱氧肌苷,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易溶,水中略溶,甲醇中微溶,乙醇中几乎不溶。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因其属于抗病毒药物,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但无成瘾性或特殊管制属性。 - 临床价值
替代药(A)。随着整合酶抑制剂等新型药物的应用,去羟肌苷已非一线治疗方案,但仍用于特定HIV感染患者的联合治疗或对一线药物不耐受者的替代选择。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 抗病毒作用
通过竞争性抑制HIV-1逆转录酶,干扰病毒RNA向DNA的逆转录过程,终止DNA链延伸,从而抑制病毒复制。需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用以减少耐药风险。 - 适应症
联合治疗成人及儿童HIV-1感染,尤其适用于对一线药物(如齐多夫定)耐药或不耐受者。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 严重不良反应:胰腺炎(剂量相关性)、周围神经病变、乳酸酸中毒、肝脂肪变性。
- 常见不良反应:腹泻、恶心、头痛、皮疹、高尿酸血症。
-
禁忌与风险
- 绝对禁忌:已知对去羟肌苷过敏、活动性胰腺炎病史、乳酸性酸中毒史。
- 相对禁忌:肝肾功能不全、周围神经病变史、酗酒或高脂血症患者需慎用。
- 药物相互作用:与司他夫定联用增加胰腺炎风险;避免与利巴韦林、羟基脲联用(加重毒性)。
参考文献
- WHO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指南(2024年更新)
- FDA去羟肌苷药品说明书(2023年修订版)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关于HIV治疗方案的综述(2022年)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临床用药规范(2025年)
提示:具体用药方案需经感染科医师评估,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剂量及监测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