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7399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生物制品(垂体后叶激素及其类似物)。
  • 来源与性状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是由垂体中间叶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包含α-MSH、β-MSH和γ-MSH三种亚型,其中α-MSH研究最为广泛。其化学结构为十三肽,通过前体蛋白阿黑皮素原(POMC)裂解生成,具有内源性神经免疫调节特性。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原因:属于垂体源性激素,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未纳入麻醉、精神或毒性药品管制范畴。
  • 临床价值
    精准干预药(P)。原因:通过激活黑皮质素受体(如MC1R)发挥靶向调节作用,用于特定炎症或色素相关疾病的辅助治疗。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黑色素合成调节

    • 激活黑色素细胞内的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色素生成,临床用于白癜风等色素脱失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 调控毛囊黑色素细胞功能,影响毛发色素沉着。
  2. 神经免疫调节

    • 抑制内毒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致热原引起的发热反应。
    • 通过抑制NF-κB通路减轻实验性炎症反应,潜在应用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等炎症性疾病的辅助干预。
  3. 抗炎作用

    • 降低炎症部位促炎因子(如IL-6、IL-8)的表达,可能用于局限性皮炎或免疫过度激活状态的调控。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1. 皮肤色素沉着过度(如黄褐斑加重)。
    2. 偶见局部注射部位水肿或瘙痒。
    3. 长期使用可能干扰垂体-肾上腺轴功能。
  • 禁忌与风险

    1. 黑色素瘤患者禁用(可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
    2. 活动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慎用(可能影响免疫平衡)。
    3. 妊娠期安全性尚未明确,需评估风险收益比。

重要提示
临床应用需严格遵循适应症,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过程中需监测皮肤色素变化及免疫指标,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参考文献

整合自神经免疫学、内分泌学及皮肤病学领域研究,涉及α-MSH的受体机制、抗炎效应及色素调控通路等核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