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循环缺陷引起的肝病Liver diseases due to urea cycle defects
编码5C90.0
关键词
索引词Liver diseases due to urea cycle defects、尿素循环缺陷引起的肝病
缩写尿素循环缺陷肝病、UCD肝病
别名高氨血症性肝病、遗传性尿素循环障碍肝病、先天性尿素循环缺陷肝病、代谢性尿素循环障碍引起的肝病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尿素循环缺陷引起的肝病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尿素循环缺陷引起的肝病是一类由于尿素循环中关键酶或转运蛋白的遗传性缺陷导致的代谢性疾病。这类疾病的核心特征是尿素合成障碍,导致氨在体内蓄积并引发高氨血症。肝脏作为尿素循环的主要场所,其代谢功能受损会导致毒性代谢产物积累,进而引起肝脏病变及全身多系统损害,尤以神经系统和肝脏本身受累显著。
病因学特征
-
遗传基础:
- 尿素循环障碍属于常染色体隐性或X连锁隐性遗传病(如鸟氨酸转氨甲酰酶OTC缺乏症为X连锁隐性遗传,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ASS1缺乏症、精氨琥珀酸裂解酶ASL缺乏症等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突变导致相应酶活性显著降低或缺失,阻碍尿素循环的特定步骤。
-
生物化学机制:
- 尿素循环的功能是将有毒的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循环中断时,血氨水平升高,引发急性或慢性高氨血症。氨的神经毒性可穿透血脑屏障导致脑损伤,同时肝脏因代谢压力可能出现继发性损伤。
-
病理生理改变:
- 肝脏病变:慢性高氨血症可诱发肝细胞脂肪变性、线粒体功能障碍及氧化应激,严重病例可能出现肝纤维化,但肝硬化并非普遍结局。
- 多系统受累:除肝性脑病外,可能出现肌肉消耗、生长迟缓和代谢性酸中毒,危重病例可发生脑水肿、昏迷或多器官衰竭。
病理机制
-
肝脏结构与功能变化:
- 氨蓄积导致肝细胞线粒体肿胀、ATP合成减少及活性氧堆积,进而引发细胞凋亡。长期代谢紊乱可能激活肝星状细胞,促进胶原沉积,但显著肝纤维化仅见于少数慢性未控制的病例。
-
代谢紊乱:
- 特定酶缺陷导致特征性氨基酸谱异常(如OTC缺乏症中瓜氨酸降低,ASS1缺乏症中瓜氨酸显著升高)。继发性肉碱缺乏、乳酸升高及能量代谢障碍可能加重病情。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新生儿期:常在出生后24-72小时出现喂养困难、呕吐、嗜睡、呼吸急促,严重者迅速进展为抽搐或昏迷。
- 迟发型(儿童/成人):间歇性意识模糊、行为异常、运动不耐受,感染或高蛋白饮食可诱发急性失代偿。部分患者伴随肝肿大或转氨酶升高,但肝功能衰竭罕见。
参考文献:《Molecular Genetics and Metabolism》、《Journal of 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等相关专业期刊上的研究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