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原来的小蛀洞突然变深变大,甚至舌头能舔到明显的凹陷,说明龋坏已经穿透了牙齿最外层的牙釉质。这时候再不管,口腔里的酸会更快腐蚀牙本质——就像小蚁穴慢慢发展成大塌陷。要是出现牙齿怕冷热、塞牙或者嚼东西疼,一定要在48小时内预约口腔检查。
### 专业诊断:给蛀牙做“CT扫描”有多重要
现在看牙早不是靠肉眼观察加经验判断了。医生会用三维数字成像技术,精准测出龋洞深度和离牙神经的距离。研究显示,用数字化影像诊断能大大降低误诊风险,避免把深龋错当成牙髓炎。要特别注意:前磨牙旁边的“邻面龋”藏得特别深,常规检查容易漏诊,得配合咬翼片才能精准找到位置。
### 补牙不是填坑:科学修复有讲究
如果龋坏还没突破牙釉质和牙本质的交界线,现代补牙技术能做到微创修复。医生会用显微设备精准去掉烂牙组织,剩下的牙本质会涂一层特殊粘接剂加固。现在的新型纳米树脂材料,颜色和天然牙差不多,固化后的硬度能达到天然牙的90%。补完牙后建议2小时内别咬硬物,等材料完全固化。
### 根管治疗:当牙髓“中招”的终极方案
要是龋洞深度超过2.5毫米碰到了牙髓,感染会顺着根管系统蔓延。这时候就得做根管治疗,过程大概是:开髓引流→清理根管→药物封存→三维充填。最新研究发现,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填充根管,密实度能提升40%,降低复发风险。治疗后一定要做全冠保护——因为失去神经供应的牙齿,脆性会增加70%,容易崩裂。
### 修复后管理:让补牙材料“延年益寿”
补牙可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术后护理好不好直接决定修复体的寿命。建议这样做:
- 每3个月用菌斑显示剂自查一下有没有没刷干净的死角;
- 选含氟牙膏帮牙齿增强再矿化能力;
- 嚼东西时别总用单侧牙,避免受力过大;
- 有夜磨牙习惯的人,要戴定制的护齿套。
数据显示,规范维护的话,复合树脂补牙平均寿命能达到7-10年。
### 防患未然:龋齿三级预警体系
龋齿发展有三个预警阶段:
一级预警(浅龋):牙齿上出现白垩色斑点,没什么自觉症状;
二级预警(中龋):碰到冷热酸甜会敏感,能肉眼看到龋洞;
三级预警(深龋):牙齿持续性疼痛,塞牙时疼得明显。
建议建立家庭口腔档案,用龋齿风险评估工具定期监测,能大幅降低治疗成本。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划算!
总之,龋齿从浅到深是一步步发展的,早发现、早处理能避免越拖越严重。不管是补了牙还是做了根管治疗,术后好好护理才能让修复效果更持久。而最关键的还是平时做好预防——别等牙齿发出“求救信号”再着急,提前防范才是对牙齿最好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