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不小心戳到手指,导致没法弯曲的情况,在骨科急诊挺常见的。这类损伤占运动医学门诊的一定比例,尽早弄清原因、用科学方法处理,对恢复很关键。
手指没法动?可能是这3种情况
关节脱位:关节“跑位”了
当手指被纵向的力戳到(比如接球时伸直手指撞球),关节面可能移位,韧带撕裂让骨头离开正常位置。典型表现是手指关节歪成异常角度、肿得厉害,根本没法活动。拍X光片能快速确诊,及时复位后大多人手指功能能明显恢复。
骨折:骨头裂了或断了
指骨骨折时,可能伴随骨碎片移位,直接挡住关节活动。有些运动导致的骨折是细微裂纹,容易漏诊——比如远节手指(最末端那节)弯得不正常,可能是伸肌腱附着点的小骨头被撕脱了(撕脱性骨折),得特别留意。
肌腱损伤:“动力线”断了
屈指肌腱是让手指主动弯曲的“动力线”,要是断了,手指就没法自己弯。这类损伤占运动创伤的一定比例,典型表现是指节没法主动屈曲(比如想握拳头但某根手指动不了),得警惕肌腱是不是完全断裂。
刚受伤时,先做这3步急救
制动+冷敷:立刻用冰袋或冷毛巾间歇性冷敷(每次15分钟,歇会儿再敷),能快速消肿。找硬东西(比如冰棍棍、硬纸板)配合绷带,把手指固定在不伸不弯的“中立位”,别再碰到或活动,避免二次损伤。
抬高患肢:让受伤的手高于心脏位置(比如用枕头垫在胳膊下),帮血液回流,减轻肿胀。手指保持自然微弯的状态,别用力伸直。
及时送医:去医院的路上,要保持固定的东西不动。千万别自己试着把错位的关节掰回来——乱掰会加重组织损伤,甚至伤到神经血管。
到医院后,医生会怎么做?
第一步:全面检查
医生会仔细看手指形状(有没有歪、肿得不对称)、测试关节活动度(能弯多少、能伸多少),还会做“应力测试”(比如轻轻掰关节,看稳不稳),判断韧带、关节的稳定性。
第二步:拍片子确认
先拍X光片排除骨折;要是怀疑韧带、肌腱这些软组织损伤,可能得做MRI(磁共振),更清楚地看软组织情况。
第三步:针对性治疗
- 单纯关节脱位:及时手法复位(医生用专业动作把骨头推回原位);
- 肌腱断裂:建议早期修复(拖久了肌腱会萎缩,手术难度变大);
- 骨折:根据情况用支具固定或手术(比如粉碎性骨折可能需要打钢钉)。
延误治疗会影响恢复效果,所以别拖着!
康复期:慢慢练,别着急
固定期:防粘连
用可调节支具固定关节,按医生说的做些轻度活动(比如轻轻动未受伤的指节、手腕),防止关节周围的组织粘住,后期没法灵活活动。
功能期:练力量和灵活度
跟着物理治疗师慢慢练——先练关节活动度(比如从轻轻弯手指开始,逐渐加大幅度),再练肌力(比如握弹力球、捏橡皮泥)。别太早用受伤的手拎重东西、握球拍,避免再次拉伤。
重返运动:先评估再动
得做完握力测试和专项评估(比如医生会看你能不能做打球的动作而不疼),确认没问题了再恢复运动。恢复初期一定要戴防护支具(比如手指护具),直到完全康复。
特别提醒:这些错别犯!
约40%的人因为不当处理(比如自己掰复位、没固定就活动),导致神经或血管损伤,甚至手指变形。要是发现手指歪了、肿得特别厉害,别碰、别掰,保持原样赶紧去医院!专业医生复位时会控制疼痛,比自己乱掰安全多了。
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对处理运动时的手指损伤特别重要。要是遇到手指没法活动的情况,记住:赶紧固定、找医生诊断、按规范康复,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住手指的灵活度和力量,避免留下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