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因为天天用电子设备、做重复的手部活,腱鞘炎的问题越来越多。有研究发现,长期做重复手部动作的人,得腱鞘炎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3倍,而且越来越多年轻人中招。下面从发病原因到怎么防怎么治,给大家讲清楚。
为什么会得腱鞘炎?
腱鞘是包在肌腱外面的滑膜管,主要作用是分泌润滑液,减少肌腱活动时的摩擦。如果手指一直抓握、滑动,肌腱和腱鞘之间的压力会大幅升高;长时间让手腕弯15-25度(比如刷手机、敲键盘),还会让局部血液循环变差,导致滑膜增生、腱鞘变窄,时间长了就会引发腱鞘炎。
哪些行为容易招腱鞘炎?
以下情况会增加风险:
- 连续用手太久:连续用电子设备或工具超过2小时,中间休息不到5分钟;
- 职业因素:需要手腕反复转的职业,比如平面设计、厨师、做手工的;
- 外伤没处理好:手受伤后没及时固定或冷敷;
- 环境太冷:长期待在低于20℃的环境里,又不注意护手保暖。
不同阶段怎么处理?
急性期(刚疼0-3天)
这时候要赶紧调整:
- 把工作台调到手肘自然弯90度的高度;
- 每工作20分钟做手指伸展:握拳再慢慢展开,每次10下,做3组;
- 用40-45℃的热毛巾敷疼的地方,每次15分钟,每天3次;
- 改变用力习惯:用手掌托东西,别只用拇指使劲。
亚急性期(疼了3天到2周)
如果症状还没好,建议:
- 去康复科做专业评估;
- 物理治疗可以选连续超声波治疗(频率1MHz)加经皮电神经刺激;
- 用可调节的加压支具固定手腕在中立位置。
慢性期(疼超过2周)
出现这些情况要赶紧去医院:
- 手指动的时候有弹响;
- 晚上疼得睡不着;
- 检查发现肌腱周围滑膜增厚超过2mm。 医生评估后可能需要做关节镜下的腱鞘松解术,术后要做渐进抗阻训练恢复手的功能。
日常怎么防?
建议分三级护着:
- 提前防: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输入设备,保持手腕中立;
- 中间歇:每小时设个提醒,做手腕背伸牵拉,每次30秒;
- 后期养:用冷热交替敷,各10分钟一轮,促进血液循环。
这些人要特别注意!
- 孕期女性:因为激素变化容易腱鞘水肿,建议用加压护腕;
-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查手的感知能力,握力明显下降赶紧去看医生;
- 低温作业者:戴保暖手套,让手的温度保持在32℃以上。
腱鞘炎主要是长期重复用手或姿势不对闹的,早预防、早调整能避免变严重。平时注意用手习惯,疼了及时处理,特殊人群多留意,就能减少腱鞘炎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