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恢复这样做:饮食运动护理三步走促康复

健康科普 / 治疗与康复2025-09-17 16:30:53 - 阅读时长5分钟 - 2011字
髋关节置换术后四大核心护理要点,涵盖肠胃功能恢复、营养补充、伤口管理及血栓预防等关键环节,结合最新康复理念提供实用指导方案,帮助患者科学应对术后恢复期常见问题。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康复训练血栓预防伤口管理
术后恢复这样做:饮食运动护理三步走促康复

术后恢复是很多患者和家属关心的事,从肠胃“重启”、营养补充到切口护理、血栓预防,每一步都需要科学应对,这样才能帮身体顺利回到正轨。

术后肠胃功能怎么调?

不少人术后会觉得肠胃“没力气”——比如肚子胀、不排气,这是麻醉药效消退后常见的情况。研究显示,术后早期约半数患者会出现肠胃蠕动减慢的问题,按下面的方法做能帮忙:
物理刺激:术后6小时可以用温毛巾顺时针揉肚子,每次5-10分钟,温度别超过40℃(别太烫),能轻轻“唤醒”肠胃;
饮食过渡:刚开始先喝温盐水、米汤这类清稀的流质,每2小时少喝点(比如每次1-2勺),慢慢再换成半流质(像粥、软面条)。期间可以适量喝低脂发酵奶(比如酸奶),帮调节肠道菌群;
姿势注意:吃饭时保持30-45度半躺,吃完继续保持这个姿势30分钟,能减少肠胃负担,帮蠕动恢复。
如果术后48小时还没听到肚子里“咕噜咕噜”的肠鸣音,或者胀得特别厉害,一定要赶紧找医护人员,别自己乱试方法。

术后营养怎么补才科学?

吃得对能帮身体修复,还能降低并发症风险。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
蛋白质要够:每天按体重算,每公斤体重吃1.0-1.5克蛋白质,优先选低脂的优质蛋白——比如清蒸鱼、煮鸡蛋的蛋白、低脂牛奶,好吸收;
维生素别缺:每天吃300-500克新鲜蔬菜和水果,重点补维生素C(比如彩椒、橘子、橙子)和维生素K(比如菠菜、羽衣甘蓝),前者帮伤口愈合,后者帮凝血;
膳食纤维要适量:可以吃燕麦、山药这类可溶性纤维的食物,帮肠道菌群更平衡;再搭配西梅、火龙果这类能润肠的水果,但要注意别吃太多甜的(比如火龙果选白心的,糖少点)。
另外,术后两周内做饭要选温软的方式,比如蒸、煮,别吃太凉(比如冰饮料)、太热(比如刚出锅的汤)或者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大蒜)。

手术切口护理记住“三要三不要”

切口护理是防感染的关键,简单记“三要三不要”:
三要

  1. 要保持敷料干:每天看看敷料有没有渗液,如果渗液范围超过2厘米(大概一个硬币大小),要及时找医护换;
  2. 要正确消毒:用医用碘伏从切口中心往外面螺旋式擦,每天2次,别来回擦;
  3. 要仔细观察:如果切口越来越红、渗液变浑浊(比如有脓)或者局部发烫(比周围皮肤热),赶紧告诉医生。
    三不要
  4. 不要提前揭结痂:新皮肤长出来前,别抓、别摩擦结痂,不然容易留疤或感染;
  5. 不要过早热敷:术后72小时内别用热毛巾、暖宝宝敷切口,会加重炎症肿得更厉害;
  6. 不要乱涂东西:别往切口上抹牙膏、酱油、土方药,这些东西带细菌,反而容易感染。

深静脉血栓要分阶段预防

术后长期不动容易得深静脉血栓(腿上的静脉堵了),分三个阶段预防最有效:
早期床上活动(术后1-3天)
刚做完手术先在床上动——做“踝泵运动”:脚踝来回屈伸(像踩油门又松开),每天3组,每组10-15次,能帮腿部静脉回血;还有“股四头肌收缩”:伸直腿,收紧大腿前面的肌肉,每次保持5-10秒,重复10次,别太用力。
渐进性下床活动(术后4-7天)
慢慢能下床了,用助行器走短距离(比如从床走到门口),每天2次,刚开始每次5分钟,逐渐延长到10-15分钟;在康复师指导下活动关节,但髋关节别弯超过90度(比如别坐太低的椅子、别翘二郎腿)。
居家康复阶段
回家后,天气好可以试试“水中行走”——在温水里(32-34℃,差不多泡澡的温度)走30分钟,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负担;睡觉的时候把患肢放正,两条腿之间夹个枕头(高度大概15cm),别让腿歪着压到血管。

康复监测要做这些

康复不是“跟着感觉走”,要定期监测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每日基础监测:每天量1-2次体温(如果超过38.5℃要警惕),摸摸脉搏(有没有跳得特别快),看看两条腿有没有一条肿得比另一条厉害(比如左腿比右腿粗一圈);
每周功能评估: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表自己测测(医生会教你怎么用),重点看两个方面——疼不疼(比如走路时疼不疼)、关节能弯多少(比如能不能自己穿袜子);
按时影像学复查:按医生说的时间做X线检查,术后2周、6周、3个月各一次,主要看假体位置稳不稳、骨头有没有和假体长在一起。

术后恢复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不得。建议写一本“每日康复日志”,把每天吃了什么(比如早上喝了小米粥、吃了一个鸡蛋)、动了多久(比如下午走了10分钟)、身体有没有不舒服(比如晚上肚子有点胀)都记下来,下次复查时给医生看,能帮医生更清楚你的恢复情况。
如果出现这些异常情况,一定要马上联系医生:持续发烧超过38.5℃、患肢突然肿得特别厉害(比如鞋子穿不上)、关节或腿部剧烈疼痛(比平时疼很多)。
其实,康复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医生护士会帮你制定方案,家人会照顾你,你自己的每一点努力(比如每天坚持揉肚子、按时吃饭)都是在帮身体“加油”。每一次排气、每一步能多走1分钟、每一次复查结果没问题,都是离康复更近一步的标志。慢慢来,你一定能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