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总像卡着东西?先搞懂这3种常见原因
喉咙里总像塞了东西,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可别不当回事——这种“异物感”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现在大家常遇到空气质量差、环境刺激多,再加上熬夜、用嗓多等习惯,咽喉问题特别常见,其中扁桃体的异常是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分3种情况:
急性发炎:扁桃体在“紧急对抗病菌”
当病毒或细菌突破身体防御时,扁桃体就会“发炎”——腺体肿得厉害,表面还可能渗出分泌物。典型表现有:
- 吞咽时喉咙疼,甚至连耳朵都跟着疼;
- 发烧、浑身没力气;
- 扁桃体又红又肿,上面有黄白色的脓;
- 脖子上的淋巴结也肿起来,摸着疼。
这时候要做好护理:每天喝够2000毫升水,用加湿器把室内湿度调到40%~60%,用0.9%的生理盐水漱口。如果症状48小时没缓解,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慢性增生:扁桃体“反复发炎变肿大”
如果扁桃体老发炎,里面的淋巴组织会慢慢变多、肿大(就是常说的“扁桃体肥大”)。有研究显示,反复得急性扁桃体炎的人,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常见症状包括:
- 总觉得喉咙堵得慌,像卡了个小疙瘩;
- 早上起来忍不住干咳;
- 说话声音像含了东西,共鸣变了;
- 嘴里老有怪味,刷了牙也没用。
日常要注意:早上用37℃左右的温水漱口,别吃太烫的东西;说话每40分钟就歇会儿,避免用嗓过度;可以用含薄荷脑的润喉产品,但用之前先在手腕内侧试试有没有过敏。
扁桃体结石:隐窝里藏了“硬疙瘩”
扁桃体表面有很多小凹陷(叫“隐窝”),如果这些凹陷堵了,里面的分泌物、食物残渣会慢慢变硬,形成“结石”。有数据说,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里,大概一半人有不同程度的结石。典型表现是:
- 能咳出小颗粒状的硬东西,闻着特别臭;
- 口臭特别严重,怎么刷牙都消不掉;
- 耳朵或下巴关节莫名疼;
- 咽东西时像有东西在喉咙里“动”。
平时可以用冲牙器最低档轻轻冲扁桃体,别太用力伤到黏膜。如果老咳出结石,或者症状越来越严重,要赶紧去耳鼻喉科检查。
教你4招,综合管理咽喉健康
不管是哪种情况,做好这几点能帮你缓解症状、预防复发:
- 环境要“润”要“净”:出门戴防颗粒物口罩,办公室或家里放加湿器,别让冷空气直接吹喉咙;
- 吃对东西养咽喉:多吃深海鱼(补充ω-3脂肪酸)、胡萝卜和绿叶菜(补维生素A),帮黏膜修复;
- 用嗓别“过度”:学腹式呼吸的发声方法,连续说话别超过40分钟,避免扯着嗓子喊;
- 应急处理有方法:急性喉咙疼可以用冰袋裹毛巾敷脖子前面,能缓解肿痛;
- 定期查喉咙:建议每年做一次咽喉内镜检查(检查前2小时别吃东西),早发现问题。
出现这些情况,赶紧去医院!
如果有下面这些症状,别拖,立刻找耳鼻喉科医生:
- 发烧超过3天;
- 吃的比平时少了三分之一还多;
- 张嘴张不到三个手指头宽(没法正常吃饭、说话);
- 声音变哑或变粗超过2周;
- 呼吸变快、变急,甚至喘不上气。
其实,喉咙的“异物感”“疼”都是身体在提醒你——该关注咽喉健康了。只要规范治疗,大部分人14天内就能缓解症状。别把小问题拖成大麻烦,早重视、早应对,才能避免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