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皮埋线手术竟藏金属针,医美安全问题咋解决?

健康新闻健康新闻 / 责任编辑:范致远2025-10-18 10:55:0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332字
双眼皮埋线手术中金属针残留引发慢性炎症和组织排异反应,医美安全问题需重视。选择正规机构和医生,术前检查和术后随访是关键。
双眼皮埋线手术医美安全金属针残留慢性炎症组织排异正规机构术后随访医疗纠纷手术风险无菌缝合针眼睑红肿医生资质《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术后护理消费者维权
双眼皮埋线手术竟藏金属针,医美安全问题咋解决?

2025年1月19日,河南周口顾女士公开了自己双眼皮埋线手术遗留异物的事件。2020年在当地县城美容机构手术,五年后竟从右眼尾部“拽出”一根弯曲金属针。术后她眼尾一直有不适和拉扯感,却没重视。联系机构时,对方不回应,医生还否认责任。2023年中国医药信息平台数据显示,当年因双眼皮手术失败引发的医疗纠纷达3200余起,40%涉及严重并发症,这一事件引发公众对医美安全的关注。

埋线手术藏极端风险,危害几何?

手术针残留虽属极端案例,但风险不容小觑。埋线法要把可吸收缝线或金属针固定在睑板,若操作不当,像针头断裂、没完全退出,就可能让异物长期留在体内。顾女士的情况,可能是手术器械质量问题或医生操作失误,导致金属针头残留,引发慢性炎症、肉芽肿或组织排异反应。长期异物残留会使眼睑红肿、化脓、疼痛,甚至影响眼球运动功能。若顾女士没及时取出异物,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组织损伤。而且县域美容机构常有无资质人员操作、器械重复使用、术中监管缺失等问题,新手医生经验不足,负责人监督不力,直接导致异物残留风险。术后追责也难,机构不回应,医生推诿,反映出医美行业合同条款模糊、证据留存不全、维权途径复杂等缺陷。

埋线双眼皮手术,风险与规范知多少?

埋线法宣称“无切口、恢复快”,但安全性依赖医生对眼睑解剖结构的精准把控。若缝合深度不足或器械选择不当,易导致双眼皮形态不自然、线结外露或异物残留。常见并发症有感染(器械消毒不彻底)、血肿(术中止血不足)、线头排异(对缝线材质过敏)、眼睑变形(医生设计失误),顾女士的金属针残留是罕见但严重的器械操作失误。规范操作方面,术前要通过眼睑厚度、脂肪量、皮肤弹性等指标判断患者是否适合埋线法,凝血功能异常、严重干眼症者禁忌手术。要使用一次性无菌缝合针,术前检查器械完整性,术后清点确保无遗留。主刀医生需具备《医师执业证书》及美容主诊医师备案,操作要符合《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

基层医美乱象丛生,监管维权难在哪?

县域美容机构常无证经营、虚假宣传,用“微创无风险”“新手优惠”吸引顾客,还存在医生资质造假或未备案的情况。顾女士没核实机构及医生资质,增加了风险。正规机构术后有关键期随访,但非正规机构常忽略,导致并发症被忽视。基层卫生监督部门对医美机构抽查频次低,对“埋线残留”等隐蔽性问题缺乏技术检测手段。患者维权成本高,要自行承担医疗鉴定费用,机构还常销毁病历记录,导致举证困难。

消费者如何选医美、护健康?

术前规避风险,机构筛选要核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美容外科”诊疗科目,确认医生资质(可通过国家卫健委官网查询),要求签署包含并发症风险告知、器械品牌、术后随访条款的正规合同。术式选择上,眼睑脂肪多、皮肤松弛者适合全切法;年轻、眼睑薄者可考虑埋线法,但要告知医生金属针材质过敏史。术后48小时内冰敷减轻肿胀,避免揉眼、化妆;1周内遵医嘱用抗生素眼药水,观察是否感染;长期若有持续疼痛、异物感或眼睑变形,要立即复诊并要求器械使用记录。维权要保留手术前后照片、缴费凭证、沟通记录等证据,向属地卫生健康委员会举报无证机构,或通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鉴定。

顾女士的经历警示消费者主动降低医美风险,也呼吁监管强化执法保障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