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清晨有口腔异味,这往往是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数据显示,我国学龄前孩子的龋齿患病率一直不低,而龋齿正是引发孩子口臭的常见原因之一。接下来我们就从日常能理解的角度,说说龋齿为什么会让孩子口臭,以及该怎么预防和处理。
龋齿为什么会引发口臭?
牙齿龋坏时,口腔里的细菌代谢会通过三种方式产生臭味物质:
- 糖发酵产生腐臭:龋洞里残留的糖分会被细菌发酵,产生像硫化氢这样的挥发性硫化物——这种物质闻起来就是典型的腐臭味,而且食物残渣留得越多,臭味越明显。
- 牙菌斑的“额外贡献”:牙菌斑(牙齿上黏糊糊的细菌膜)里的细菌还会产生吲哚、甲基硫醇等有机物,菌斑越厚、留的时间越长,这些臭味物质就越多。
- 清洁能力变弱:牙齿龋坏后,牙面的结构被破坏,唾液本来能冲刷牙齿的作用会减弱——研究发现,龋齿牙面的食物残渣清除速度比健康牙齿慢40%左右,臭味物质就会在嘴里停留更久。
孩子龋齿怎么防?教你5个实用方法
针对孩子的口腔特点,家长可以从这几点入手,帮孩子远离龋齿:
- 科学刷牙是基础:选适合孩子年龄的震动牙刷,用圆弧刷牙法(牙刷在牙面上画小圈);用含氟牙膏(儿童款通常是1450ppm浓度),每次刷牙要刷到所有牙齿的表面(包括里面和咬合面),别敷衍。
- 饮食要“管”但不“堵”:控制孩子吃糖的时间——比如餐后吃点甜食,咀嚼能促进唾液分泌,帮助冲刷牙齿;但别让孩子频繁、断断续续吃含糖的东西(比如一直含着糖),不然牙齿会反复被酸腐蚀。
- 氟防护要“双管齐下”:除了日常用含氟牙膏,还可以带孩子找医生做专业氟防护(比如涂氟),氟化物能让牙釉质的结构更坚固,不容易被酸蚀。
- 恒磨牙要做“封闭”:孩子的恒磨牙(后面的大牙)长出来后,及时做窝沟封闭——封闭剂能把牙齿表面的窝沟填上,不让致龋菌和食物残渣留在里面,具体什么时候做,听医生的就行。
- 定期“检查”清洁效果:用菌斑显示剂(能把没刷干净的菌斑染成彩色)帮孩子看看刷牙有没有漏的地方,调整刷牙方法;最好给孩子建个口腔健康档案,记一记饮食习惯、刷牙情况,方便随时观察变化。
出现这些情况,赶紧去看牙医!
如果孩子有下面这些表现,说明牙齿可能已经出问题了,要及时带去就诊:
- 牙齿表面有擦不掉的色素;
- 吃冷的、热的东西时牙齿不舒服;
- 牙龈一直红肿,甚至旁边的淋巴结也肿了;
- 后面大牙的咬合面有黑色或褐色的线条;
- 睡觉时有奇怪的口腔问题(比如流口水特别多、磨牙厉害)。
特别要提醒的是:给孩子护理口腔别乱⽤抗菌产品,不然会破坏口腔里的正常菌群;治完龋齿后要按医生说的定期复查,看看龋齿有没有再发展。
其实,家里的日常口腔护理才是预防龋齿的关键。乳牙健康不只是影响孩子吃饭,还和以后恒牙的发育直接相关。用科学的方法照顾孩子的牙齿——比如认真刷牙、管好饮食、定期检查,才能让孩子有健康的口腔,过得更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