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夜间牙痛突然发作、越疼越厉害的经历,尤其是突发性牙髓炎找上门时,疼得根本没法好好睡觉。其实只要及时做好降温、清洁、镇痛这些应急处理,就能有效缓解症状。建议按照“局部降温-口腔清洁-药物干预-症状监测”四步来做,但特殊人群要注意操作规范。
物理止痛怎么做?
1. 冷敷要选对方法
用密封袋装上冰水混合物,外面裹一层薄毛巾,敷在牙疼那侧的脸上。每次敷15分钟,间隔1小时可以再敷。低温能降低神经敏感度,缓解疼痛,但糖尿病患者因为末梢循环不好,单次敷的时间要缩短到5-10分钟,避免冻伤。
2. 口腔清洁要科学
用大概40℃的温盐水(浓度和生理盐水差不多,100ml水加0.9g盐就行),配合牙线轻轻清理牙缝里的食物残渣。这个浓度的盐水能减少口腔里的致病菌,但别太用力,免得伤到牙龈。也可以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加强清洁效果。
3. 穴位按压辅助止痛
按合谷穴(手背虎口位置)和内庭穴(足背第二、三脚趾之间),每侧按3分钟,力度以感觉到酸胀为准。临床观察发现,这两个穴位对神经性牙痛有辅助缓解作用,疼的时候可以试试。
药物用对才安全
如果疼得特别厉害,可以用些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但一定要遵医嘱或者按说明书来。有胃溃疡的人别空腹吃,最好配点食物一起;孕妇、有慢性病的人更要先问医生,不能自己随便吃。
这些情况赶紧去急诊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别等,立刻去医院:
- 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还伴着脸肿;
- 张不开嘴或者咽东西困难;
- 发烧到38.5℃以上,或者脖子上的淋巴结肿了;
- 有心脏瓣膜病或者免疫系统疾病史。
医院治疗分三步
到口腔科后,治疗一般分三个阶段:
- 急性期:先开髓引流,把牙齿里面的压力放出来,再用超声设备冲洗根管;
- 控制炎症:用氢氧化钙制剂暂时封药,抑制细菌再生;
- 修复:炎症消了之后,做永久性充填或者嵌体修复,把牙齿补好。
平时怎么预防复发?
要避免夜间牙痛再犯,日常护理得做好:
- 用软毛牙刷,用巴氏刷牙法(把牙刷倾斜45度刷牙龈沟),每3个月换一次牙刷;
- 饭后用牙间刷清理后牙的缝隙,力度要轻,别伤到牙龈;
- 每年做1-2次牙周检查,早发现问题早处理;
- 发现牙齿邻面有蛀牙(比如两个牙齿之间发黑),赶紧去治,别拖成牙髓炎。
夜间牙痛虽然难受,但应急处理能帮你暂时缓解痛苦。不过要注意,应急只是权宜之计,疼过之后一定要去口腔科做彻底治疗;平时坚持做好牙齿护理,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牙痛再次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