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疾病新闻 > 正文

高端仪器大比拼时代 医生“望触叩听”丢不得

2011-08-30 15:48:01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转载

   今年6月16日头版刊发《一本用一生寻找的书》一文,记述了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首任主任、已经89岁高龄的邵孝洪教授有一个一生的遗憾,那就是他用尽一生的时间一直在寻找、始终也没有找到的一本书。读罢此文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赵旭东心绪难平,发动自己在德国留学的3名学生,终于找到了这本德文名为《不需要辅助手段的紧急诊断》的书。

  “如果有可能,我们愿意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赵旭东说,“这不仅是为了帮老人家了却一个心愿,更是因为现在太多医生过于依赖仪器和药物。我认为,即使在今天,"望触叩听"依然不会因为现代医学的进步而过时。”

  物理检查弱化很自然

  7月28日7点,在北京还没有完全“醒”来的时候,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年轻医生、进修医生和医学生已经开始每周一次的半小时晨读会,请本科主治医师以上的医生轮流介绍本专业包括“望触叩听”在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骨科主任翁习生说:“年轻医生总希望一上来就做大手术,可我们培养的不是开刀匠,而是能看病、会看病以及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看病的医生。”

  “"望触叩听"再查能查出个花儿来吗?用X线机一照不就一目了然了吗?同时,传统的"望触叩听"是依然一成不变,还是该与时俱进?”对于“望触叩听”的作用,很多医生有着不同看法。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住院医师须晋认为,当前,病人对诊断时间和就医效率有很高的期望,辅助检查不仅能快速地给出比医生的双手更加详细、精确的描述,而且还能留下一个客观的报告,何乐而不为?因此,物理检查应该简化。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仲认为,医学技术的发展不是为了省略“望触叩听”,医生的手还是要尽可能摸得仔细,接下来再用现代化的手段来验证发现的线索就可以了。“"望触叩听"的水平是不是必须达到张孝骞时代的要求,这个问题值得商榷。”

  “物理检查应该扬弃一些过时的内容。”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医生吴东认为,比如肺部听诊中的哮鸣音,过去甚至细化到羊咩音之下还要再分类。有了先进的辅助检查手段以后,也许医生只要听出是哮鸣音就足够了。

  一些疾病新的体征和症状也在不断被发现,吴东说,过去脑膜炎查体主要是判断有无颈项强直,由于主观性比较强,现在已改为让病人摇头。过去腹膜炎查体主要是看有无按压反跳痛,现在则改为让病人咳嗽,如果咳嗽时肚子痛则等同于反跳痛。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王迁说,无论是敏感性还是特异性,辅助检查都高于物理检查,因此“物理检查的弱化是一个无奈的现象,但也是医学发展的自然演变和总体趋势。对于这种现象,也许我们不必过于纠结”。

  物理检查就是“勘察现场”

  记者随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崔丽英出诊时,面对一位被怀疑为“渐冻人”的患者,她不是先看核磁检查结果,而是从口袋里取出了一把小锤子,敲了敲患者已经失去知觉的右腿。

  “别小看这把小锤子,再发达的国家用的也是这套工具。辅助检查不是万能的,神经科首先讲的是定位,然后才是定性,而要准确定位,就必须依靠最基础的物理检查。”崔丽英说。

  这把锤子还帮崔丽英为一位70多岁的老人找到了正确病因。一年多来,这位老人总是感到双腿没劲,在别家医院做了脑部核磁,因为片子上有几个小点而被诊断为脑梗。然而,住院治疗了几个月,不仅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重。

  老人进诊室后,崔丽英先是掏出了小锤子,发现老人腿部力量非常好,肌力达到5级。再做几个神经系统的检查发现,腱反射很低,没有病理征,拿针一扎,还有周围的感觉障碍。崔丽英断定,老人不是脑梗,而是深感觉的共济失调。再细问病史,老人说,因为胃不好,已经吃素很多年了。不吃肉就会缺乏叶酸,一查维生素血项,患者叶酸B12的指数非常低,需要马上补充叶酸B12,一个月只需100多元就药到病除了。

  “深感觉共济失调属于脊髓损害,光靠影像是查不出来的。”崔丽英说,事实上,很多神经科的疾病都无法通过影像作出诊断,甚至做了病理也无法判断。对于神经科来说,没有一种疾病仅凭CT、PET的结果就能够确诊。如果医生不能通过物理检查作出正确的定位,即使头、颈、胸、腰都做核磁共振,病人上万元都花出去了,最后可能还会诊断不清。

  “单纯依赖物理检查或者辅助检查,都难以作出最终的诊断。”王仲说,比如病人的肝表面有个包块,到底是液性的还是实性的,是肝癌还是肝脓肿?光靠手是摸不出来的。以前只能采取开腹探查,而现在有很多手段可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让这个病人做CT,前提是医生首先要摸出这个包块,并依据摸上去的软硬程度及病人的体征,作出一个初步的判断和假设,再依据这个假设去选择检查项目。也就是说,没有前面的“望触叩听”就没有后面的CT检查。

  “患者们都说,免疫科的大夫会"相面"。”王迁告诉记者,因为很多免疫类的疾病都有表面的特征。如果一位年轻女病人的脸上有跨鼻梁、双颧部,不累及鼻唇沟的蝶形红斑,极有可能是红斑狼疮;如果病人的手呈现对称的关节梭形肿胀(中间粗两头细),很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因此,对于免疫科来说,物理检查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很多物理检查的指标甚至还被写进了一些疾病新的诊断标准里面。而从理论上来讲,60%~70%的疾病都可以通过问诊和物理诊断获得一个比较具体的方向。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副教授范宏伟说:“诊断好比探案。难道因为有了DNA技术,就不用询问目击人,不去勘察现场了吗?问病史就是找证人,物理检查就是勘察现场。”

  “望触叩听”也是一种“仪式”

  “望触叩听永远是正确诊断的基石。”范宏伟认为,物理检查的核心是一种医生工作和思考的方法,它教会医生如何和病人交流,如何从查体中发现异常,再如何将问和查结合起来去发现疾病的线索。这种方法永远不会过时。

  吴东则认为,物理诊断的精髓是“医生要和病人在一起”的理念,而这一理念永远也不能改变。

  在一号难求的北京协和医院免疫科,35岁的王迁的门诊号已经被票贩子炒到了500元,然而当患者经历千辛万苦终于走进诊室时,面对的却是一张天生的“娃娃脸”。在每个病人平均只有短短10分钟的诊疗时间里,如何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王迁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依靠认真的物理检查。

  “望触叩听是一种仪式,也是患者的一种心理需要。”王迁说,在当实习大夫时他就发现,大部分患者都特别愿意让医生查体,因为他们认为看病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已经走了几家医院的病人自己也会比较,如果大夫听他倾诉、为他触诊,他会觉得这个大夫确实会看病,应该很有经验。触诊是医生和病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认真查体是大夫对病人关心和在意的表现,它会使患者更加信任医生,而这种信任将直接关系到疗效。

  “望触叩听在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上具有重要意义。”赵旭东认为,到医院看病,患者期待的不仅是技术性的对待,还包括有效的沟通和心理的满足。很多医生都以为是刀和药治好了疾病,他们不知道医生治病的看家本领正是医生自己,医生应该把自己看成刀、当成药,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够影响病人、促进疗效的安慰剂。

${FDPageBreak}

  记者手记

  怎样让“望触叩听”留在临床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如果没有那么多病人在排队,大部分医生肯定是愿意认真查体的。”须晋说。问题是,中国优质的医疗资源就那么多,患者都不加以限制地往大医院跑,平均分到每位患者身上的时间就必然会非常有限,留给医生做物理检查的时间就更少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崔丽英认为,只能依靠分层就诊,把大医院从盲目追求门诊数量中解脱出来,保证诊疗质量。如果一次看病就能让病人拿到正确诊疗方案,就能减少病人看病次数,帮病人省钱,同时减轻大医院的压力。

  “迫使医生越来越倚重辅助检查的原因还有一条,就是当前恶劣的医患关系。”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心医院骨科医生赵学寨告诉记者,尤其是面对车祸和打架致创伤的患者,诊断必须非常明确,一定要尽量办成“铁案”。如果没有白纸黑字的化验单或者影像资料作为证据,将来有事,医生就说不清。

  王仲说,在现实中,医生确实有自己的无奈,但不能以此为借口,真把“望触叩听”等基本功给丢了,甘心去做一个“化验单大夫”。

  一位县级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一些基层医生不是不重视查体,而是真的不会。因为不少基层机构的医生只上过中专,之后也没有机会接受培训。

  为什么“望触叩听”的现状会引来业界广泛的忧心忡忡,王仲认为,这是因为从基层到三甲,医生的基本功都在弱化。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靠改革体制,加大政府对基层医院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靠教育,通过全科医生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不断强化医生最基本的技能、最看家的本领。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

(责任编辑:陈文颖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纽约急诊科主任在疫情压力下自杀 心理压力大该如何缓解?

自新冠肺炎流行以来,给每个人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所产生的心理压力更是不能忽视,特别是对一些医护人员而言,工作压力加上无……详细>>

实至名归:史剑波团队!中国好大夫榜耳鼻喉头颈外科第一名

近日,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好大夫在线,发布了 2020 年度中国好大夫榜。榜单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38个学科。详细>>

北京市卫生局:甲型流感疫苗叫停为不实传闻

针对部分市民收到停止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短信,北京市卫生局澄清说,该消息为不实传言,目前北京市甲型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有序进行,无严……详细>>

无痛分娩使用率不足10% 背后原因竟然是……

3月 26 日至 4 月 1 日是第二届 " 中国麻醉周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 美好生活从无痛诊疗开始 "。无痛诊疗是指患者无痛或者……详细>>

伍筱梅:医学影像学并不止“拍片子”这么简单

7月19日,由家庭医生在线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联手共建的国内最专业、权威的首个面向大众的影像频道正式上线。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详细>>

  • 周志伟

  • 王绍明

  • 杨景哥

  • 徐学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