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多一小时屏幕时间,失眠风险增59%少睡24分钟!

探索科学探索科学 / 责任编辑:孔祥勇2025-04-17 09:10:01 - 阅读时长4分钟 - 1654字
研究发现每晚多一小时屏幕时间增加59%失眠风险并减少24分钟睡眠时间揭示了屏幕使用与睡眠质量的紧密联系提供改善建议
屏幕时间失眠睡眠质量蓝光褪黑激素生物钟睡眠周期电子设备智能手机社交媒体时间置换睡眠不足健康睡眠放松技巧智能手表
每晚多一小时屏幕时间,失眠风险增59%少睡24分钟!

近期,由挪威、澳大利亚和瑞典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展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屏幕时间对睡眠质量的显著影响。研究发现,每晚在床上多使用一小时的屏幕时间会增加59%的失眠风险,并减少24分钟的睡眠时间。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凸显了屏幕使用与睡眠问题之间的紧密联系,还为改善睡眠质量提供了具体的建议。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读这项研究成果及其背后的原理,探讨如何通过减少屏幕使用来提高睡眠质量。

重磅揭秘:屏幕使用与睡眠质量的深层关联

  • 研究背景:挪威公共卫生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聚焦于2022年挪威学生健康与福祉调查的数据。此调查涵盖了45,000名18至28岁的挪威成年人,该年龄段人群是电子设备高频使用者,生活与屏幕紧密相连,研究其屏幕使用行为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极具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 研究方法:研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这是一种确定变量之间关系结构的统计方法,为精准找出屏幕使用行为与睡眠质量的关联奠定基础。
  • 主要发现:研究结果惊人。不在床上使用屏幕的人,报告失眠症状的概率比使用屏幕的人低24%。而且,屏幕活动类型无关紧要,不管是刷社交媒体、看视频还是玩游戏,只要在床上使用屏幕,都可能对睡眠产生负面影响。屏幕使用占用休息时间推迟睡眠,是导致睡眠中断的关键因素。

深度剖析:屏幕时间偷走睡眠的真相

  • “时间置换”概念解读:“时间置换”是屏幕时间影响睡眠的主因。屏幕使用占据了本可用于睡眠的时间,减少了实际睡眠时间。比如你原计划11点睡觉,却躺在床上刷手机到凌晨1点,这多出来的两小时屏幕使用时间,就置换了你的睡眠时间,让第二天精神不振。
  • 不同类型屏幕活动对比:研究表明,尽管社交媒体和其他屏幕活动无显著差异,但屏幕使用本身是关键。不管是在社交媒体聊天还是玩电子游戏,任何屏幕活动都可能影响睡眠。别以为只有玩刺激游戏才影响睡眠,刷平和的社交媒体同样可能让人难以入眠。
  • 屏幕使用的其他潜在影响:除“时间置换”外,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干扰人体生物钟,影响睡眠质量。蓝光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而褪黑激素是调节睡眠 - 觉醒周期的重要激素,其分泌受抑制,人体就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睡眠科普:守护健康的必修课

  • 睡眠的重要性:人类每晚需7到8小时睡眠,这是身体自我修复和调整的重要时段。睡眠不足与多种身心问题相关,如疲劳、免疫系统减弱、焦虑和抑郁等。长期睡眠不足,身体就像一直高速行驶却不保养的汽车,健康状况会大打折扣。
  • 生物钟的作用:人体有内部生物钟,像精准的时钟调节睡眠 - 觉醒周期。正常情况下,生物钟让我们晚上困倦入睡,早上自然醒来。但蓝光会打乱生物钟,比如晚上长时间对着屏幕,蓝光会让大脑误以为是白天,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导致难以入睡。
  • 改善睡眠的建议:为提高睡眠质量,建议睡前30到60分钟停止使用屏幕,禁用通知减少夜间干扰。建立专注减压和放松的睡前例行程序,收起电子设备。例如,睡前泡热水澡、听轻柔音乐,让身心从紧张状态中放松。
  • 补充放松技巧:还有一些简单放松技巧助眠。如深呼吸,慢慢吸气呼气,重复几次让身心平静;冥想,找安静地方闭眼专注呼吸、排除杂念;阅读纸质书籍,它不发蓝光,对睡眠影响小。

未来展望:科技照亮健康睡眠之路

  • 医学研究方向:随着科技发展,未来或有更多针对屏幕时间和睡眠问题的研究,为人们提供更多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助我们更好理解屏幕使用与睡眠关系,找到更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 技术解决方案:智能设备和应用程序可监测和管理屏幕使用时间,提醒用户适时休息。如有些手机应用可设置屏幕使用时间限制,达到设定时间自动提醒放下手机;一些智能手表能监测睡眠质量,提供改善建议。
  • 公众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屏幕使用与睡眠关系的认识,推广健康睡眠习惯,有助于改善整体社会健康状况。学校、社区和媒体可通过宣传活动普及相关知识,让大家意识到屏幕使用对睡眠的影响,主动调整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屏幕时间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觑。了解相关医学知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屏幕使用,我们就能提高睡眠质量,拥抱更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