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多做这些事能预防痴呆症,单纯看电视可不行!

探索科学探索科学 / 责任编辑:孔祥勇2025-01-09 09:15:01 - 阅读时长4分钟 - 1676字
研究表明,老年人通过参与阅读、听音乐、祈祷等精神刺激活动能有效提升记忆力和思考能力,有助于预防痴呆症。这些活动比看电视等被动活动更能维护长期脑部健康,预防痴呆症。
老年人预防痴呆症精神刺激活动记忆力思考能力脑部健康社交行为被动活动有氧运动心理健康
老年人多做这些事能预防痴呆症,单纯看电视可不行!

南澳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老年人可以通过参与阅读、听音乐、祈祷等精神刺激活动来维护长期脑部健康,这些活动比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被动活动更能提升记忆力和思考能力,有助于预防痴呆症。

为了长期的脑部健康,老年人可能需要仔细考虑如何度过他们的闲暇时光。

研究背景与方法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关注,脑部健康作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痴呆症等脑部疾病给老年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探寻有效的预防方法成为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

在此次研究中,南澳大学的研究人员采取了科学严谨的方法。他们对近400名60岁以上人群的24小时活动模式进行了评估。这种评估方式全面且细致,能够准确记录下这些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情况,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了丰富而真实的数据基础,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不同活动对脑部健康的影响

精神刺激与社交行为的益处

精神刺激行为(如阅读、听音乐、祈祷、手工艺、演奏乐器等)以及社交行为(如与他人聊天)能对记忆和思维能力产生有益影响。从认知刺激的角度来看,阅读需要大脑对文字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记忆,能锻炼大脑的逻辑思维和记忆力;听音乐能刺激大脑的听觉中枢,激发情感反应,促进神经递质的分泌,有助于改善大脑功能;手工艺和演奏乐器需要动手操作,不仅能锻炼手部精细动作,还能促进大脑多个区域协同工作,提升大脑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而社交行为如与他人聊天,能促使老年人表达想法、倾听观点,锻炼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增强大脑反应速度和思维敏捷性。

被动活动的不足

相比之下,被动活动(如玩视频游戏、看电视)不能提供相同的益处。从认知刺激角度看,玩视频游戏和看电视时,大脑更多处于接收信息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过程,难以对大脑认知功能产生有效刺激。从社会互动角度而言,这些活动通常是个体独自进行的,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无法像社交行为那样促进大脑发展。例如,老年人长时间看电视,只是被动接收屏幕信息,大脑没有深度思考和分析,久而久之,大脑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就难以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

预防痴呆症的综合考量

RAND公司的研究进一步表明,除了特定活动外,还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认知障碍和痴呆的发生。研究人员评估了181个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健康行为、健康史、心理社会因素等。例如,人口统计学因素中的年龄、性别等可能影响痴呆症的发生;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可能面临更大生活压力,缺乏良好教育和医疗资源,从而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会损害大脑健康;心理社会因素中的孤独感、抑郁情绪等,同样会对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对于延缓认知衰退至关重要。运动在预防痴呆风险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为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增强大脑的代谢功能;力量训练则有助于维持肌肉力量和骨骼健康,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减少跌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间接保护大脑的健康。

结语

不同的活动对老年人脑部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精神刺激活动和社交行为能够有效地提升记忆力和思考能力,有助于预防痴呆症;而被动活动则相对缺乏对大脑的积极刺激。因此,老年人在选择闲暇时光的活动时,应优先考虑那些能够对大脑产生积极影响的活动。同时,人们也应关注自身的整体健康状况,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合理安排闲暇时光,为自己的脑部健康保驾护航。

科普知识:痴呆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主要特征包括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语言表达和理解障碍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大脑功能会逐渐衰退,但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如参与精神刺激活动、保持社交互动、适度运动等,可以有效地延缓大脑的衰老过程,降低患痴呆症的风险。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如阅读一些富有启发性的书籍、学习一门新的乐器、参加社交聚会等,让自己的大脑始终保持活跃状态。